新晃侗族傩戏简介

新晃侗族傩戏,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傩戏,被人们称为“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在土家村寨,傩戏随处可见。土家人崇拜祖先和鬼神,傩文化保存较为完好。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土家人把驱鬼逐疫仪式称“傩”,并由此产生了祀神娱鬼的傩仪傩舞。2006年,新晃侗族“咚咚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文名:新晃侗族傩戏

别称:傩堂戏、端公戏

1、历史沿革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2、傩戏简介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3、音乐与唱腔

傩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三个发展阶段。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4、角色行当

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以其面具造型来识别。民国初年,出现行当之分,以生、旦、净、丑四行为主体,随后向更细致的分行方面发展,但是,无论是傩堂正戏还是大本戏,均以"对子戏"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5、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6、杰出价值

新晃侗族傩戏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中国早期南戏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为您推荐

侗族音乐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侗族村寨,对侗歌、侗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搜集和整理,曾出版了《侗族大歌》、《侗族民歌》等专集。1958年,黎平县的侗族民歌合唱团曾演唱了100种不同曲调的民歌,对侗歌的..

侗族音乐形态分类

侗族民间音乐的形态,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民歌以单声部山歌为主,有一般山歌、玩山歌、白话、酒歌、伴嫁歌及其他礼俗歌曲。山歌侗语称'阿高井',意为高坡歌,是北部侗歌的主要歌种。常在山坡上劳动和..

侗族音乐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主要靠口头流传。侗族习俗每逢年节,村寨之间赛歌、赛芦笙,婚嫁喜事时唱盘歌、拦路歌,民间音乐活动绚丽多姿。侗族音乐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据统计各地侗族音乐和曲调约100多种。虽然有差异,但..

侗族音乐概况简介

侗族琵琶②

侗族琵琶 侗族琵琶 是由琴头、琴杆、弦轴、共鸣箱和弦构成的。在各地区琵琶的大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种。大的音色柔和低沉,中的音色明亮甜美,小的音色清脆悦耳。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小牛角或竹制的拨片弹..

侗族萨玛节②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   一、起源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   '..

侗族吃新节②

  侗族节日以侗年最为隆重,其次是一年一度的吃新节。亦称'新米节'。   '吃新节'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南北地区,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虽不尽同,但不同的形式,共同体现了侗家人虔祭祖的心理。吃新节不公是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