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后世影响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黄庭经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为您推荐

雅乐雅乐影响

中国是雅乐的发祥地。汉唐时期,中国的雅乐远布四方,并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朝鲜雅乐、日本雅乐以及越南雅乐等艺术形式,对东亚乐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中国宫廷的消失,如今,宫廷雅乐乐谱在作为雅乐之'源'的..

南柯记作品影响

《南柯记》有不少版本流传。郑振铎(1898一1958)曾说,'玉茗堂四梦'中,'于《还魂》外,此曲刊本独多。'《南柯记》约有九种版本今存。本书英译所主要依据的钱南扬的校点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以明代毛晋汲古阁校刻..

魔鬼与上帝作品影响

萨特的《魔鬼与上帝》(1951)是一部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融历史传奇与现代哲理为一体,具有史诗风格的观念戏剧。在这部戏剧中,萨特打破了他一贯以'人与境遇'为戏剧冲突主题的模式,把人物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观念上升为戏剧冲突..

我是歌手节目影响

河曲民歌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河曲民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53年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到河曲采录民歌,短短三个月即记录了1500多首唱词和150多种曲调,随后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1955年,河曲的王玉秀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艺..

含弓戏社会影响

为发展'含弓戏',弘扬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961年'含山县含弓戏剧团'在原庐剧团基础上成立了,马正德被委任为艺委会副主任兼导演,但主要任务还是演戏。1964年10月16日,改编后的含弓戏传统剧目《刘二姑吵嫁》首次在'江淮大戏院'..

高山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高山戏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陇南地区五一秦腔剧团创作、排演了一大批高山戏剧目参加全省戏剧调演(汇演)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别是1975年创作、排演的现代高山戏《开锁记》参加了全国文艺调演,使陇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