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
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常见的彩调剧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等。
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