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双簧气鸣乐器。由嘴子、管身和喇叭口三部分组成,管身木制,略呈圆锥形,嘴子上装有双簧片,普遍用于现代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木管乐器。双簧管为双簧管族(包括有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乐器,也是该族的代表乐器。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双簧管难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难的乐器。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
双簧管
双簧管体为圆锥形,管长约60~70厘米;吹嘴为一双芦竹片对合而成的双簧,装在管的上端。在6个指孔接续开放时,吹出的是D大调自然音阶(如同长笛),记谱与实音相同,不作为移调乐器。音域为降b~g3,可再高数音到c4,但较难吹出。前16音为基础音。用高音谱表。双簧管的□音,常作为管弦乐队调音时的标准音。双簧管的音色富于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或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他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吹奏时由于芦片含于嘴内,一般只采用单吐奏法,吹奏双吐较难,故快速的同音反复,非其所长。但技术高者,也可以使用'花舌'(振舌法)吹奏。双簧管的定型约有300年,17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L.van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单簧管仅有2键,1820年有6键,1839年增加到10键。到19世纪中叶,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曾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视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发展,则始自G.F.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为它写过6首协奏曲、12首奏鸣曲。L.van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田园交响曲》中的谐谑曲,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第2乐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双簧管的着名片断。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