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伦敦弓箭大街的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因这里曾有历史悠久的科文特修道院及水果市场,并得到皇家敕许而创建,故有此名。
像好多有名的歌剧院一样,这家剧院最初兴建时,并不是只演歌剧,有一段时期,甚至专演戏剧,只不过后来歌剧占了上风,挤掉了其它剧种而已。
在这里,第一座剧院由约翰·里奇所建立,他持有一封最早由查尔斯二世写给威廉·达韦南特的授权书,特准持信人有权'在我们的城市伦敦或威斯敏斯特或它的郊区'建立一座剧院。在此之前,里奇已经建立过一座非常成功的林肯酒店田野剧院,为了将第二座剧院建成,他选择了从贝德福德公爵手中租来了科文特花园的一处作为剧院的地址。这里曾经是威斯敏斯特的一个天主教堂修道院的花园,在修道院被取消时,亨利八世将它赐给了贝德福德的祖先鲁塞尔家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现在的歌剧院中仍旧有一个被称作'贝德福德包厢'的私人包厢,它从来不向公众售票,并且在弗洛尔大街的后台入口旁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私人入口。
1732年12月7日,第一座科文特花园剧院开幕时,首演的剧目,就是英国杰出的喜剧作家康格里夫的一部传世佳作《如此世道》,随后的一百年间,剧院数得上的重要歌剧演出,是《乞丐歌剧》和亨德尔几部世界首演的作品,此外仍以戏剧演出为主。
科文特花园剧院历史上几度遭大火焚毁。第一次,发生在1808年9月19日;第二年剧院重建,剧目上仍是戏剧与歌剧并行不悖,但歌剧已开始占了上风。在1826年,剧院特别向德国的韦伯约写了一部作品,这就是有名的《奥伯龙》,到1845年更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大歌剧,从《威廉·退尔》到《胡格诺派教徒》。
从1847年起,科文特花园剧院便正式改名为'皇家意大利歌剧院'。英国在历史上,不是个歌剧传统很深厚的国度,科文特花园剧院几百年来,没出过几位了不起的本土歌剧作者,但至此歌剧演出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1856年第二座剧院再次被火烧毁,两年后的5月15日,第三座剧院以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派教徒尼伯龙根指环》拉开了首演的帷幕,从那以后直到现在,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过中断以外,每年都在特定的伦敦'演出季'时间里推出歌剧作品。
英国的歌剧传统虽不深厚,但戏剧却是它众所周知的强项,所以歌剧一旦流行开来,现成的剧院总有不少。作品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普赛尔去世以来,伦敦的歌剧舞台就成了意大利作品的天下。一直到19世纪末,在科文特花园剧院上演的歌剧,都是用意大利语来演出的。
1892年,科文特花园剧院得到了皇家歌剧院的荣誉称号,也是在这一年,马勒率领汉堡歌剧团来访,演出剧院历史上第一套全本的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到这时,剧院已改为用原作的语言来演出了。
这期间,剧院的事业日盛一日,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们,纷纷来此登台献艺,剧院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歌剧院之列。法国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称赞它代表了英国人最优秀的一方面,不但装修富丽堂皇,而且音效尽善尽美,在这里听音乐是极大的享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曾被用作舞厅,但在1946年,又重新开放,设有常驻的演出团体,而且享受政府津贴。本世纪头几十年里,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为剧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剧院为一大批英国作曲家像布里顿、沃尔顿、蒂皮特和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等人的新作举行过世界首演。
这座剧院在1946年重新开放时,能容纳2250名观众,后来不断加以修缮,从建筑的外观,到观众大厅的装潢,再到剧院的音响效果,无一不是更加完美。
实际上,科文特花园剧院自建成以来,就一直在不断扩充,1989年的一次重建,是连同科文特花园的市场都包括在内的,规模更大。这片区域经过重修后,原本就以花卉、水果和蔬菜的批发市场闻名的科文特花园,更焕然一新,建起了现代化的商场。剧院更增添了好些扩建的部分,难得的是,并没有破坏原建筑物的平衡与和谐,很好地保存了原有的风格。
扩建的工程,至今也还没结束,而且将延续到下个世纪。所需的费用,相当昂贵,政府特别为此发行彩票来筹措资金。未来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