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外国雅乐

日本雅乐

日本雅乐最初从中国、朝鲜传入。大宝元年(701)设立雅乐寮,作为培养雅乐人才的基地。雅乐是中文'雅曲正舞'、'雅正之乐'的意思。它根据儒教的礼乐思想编制而成,在中国为祭祀宗庙之乐。但是,日本的雅乐却与中国的雅乐有所不同。日本的雅乐相当于中国的俗乐即民族杂俗。

伴有舞蹈的雅乐称'舞乐'。尽管两者有些区别,但本质相同。日本的雅乐寮除传授雅乐外,还传授三韩乐、新罗乐、百济乐、高丽乐、唐乐、中国南方林邑乐、中国寺院乐——散乐以及日本固有的乐舞——神乐、田舞、东游、倭舞、五节舞等等。日本奈良时代的雅乐还保持着外国文化的风格,然而,进入平安时代以后,其内容发生很大变化。仁明天皇时,日本人将雅乐重新编入左、右两部。左方为唐乐、林邑乐及部分由印度传入的乐。右方为高丽乐等由朝鲜传入的乐。这种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政治制度、官职制度的影响。演奏雅乐者多为皇室近侍队。其中多氏、柏氏、秦氏均为着名的雅乐世家。当时,雅乐界内的上,迁、东、窦、硅、久保、芝(柏氏)为左方乐人。多、安倍、丰、山井为右方乐人。左方乐人住在奈良,右方乐人住在京都。日本应仁之乱以后,右方乐人衰落。住在大四天王寺内的天王乐乐人(秦姓的菌、林、冈、东仪)被召到京都,取代原住在京都的右方乐人。从此,日本称奈良、京都、大坂的乐人为'三方乐人'。江户时代,江户城红叶山也设置了乐人机构。明治三年(1869)这些乐人被组织在一起,成为今天日本宫内厅乐部的前身。

观雅乐时,舞台往往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日本雅乐的构造不同于任何一种其他民间艺术用的舞台。为日本皇族服务的宫内厅乐部的舞台设在室内。但多数雅乐舞台都像靖国神社那样临时设在野外。大坂四天王寺、住吉神社都设有临时的露天石舞台。雅乐舞台高约91公分,四方约7、4米,周围有漆着红漆的栏杆。舞台前、后、中央部有1、8米左右的石台阶,作为演员的出入口。舞台中央还有一个面积约5、4米,高约30公分的舞台,演员在上面表演舞蹈。伴奏者不上舞台。舞台后面左、右各有一面大鼓。乐器分左方乐、右方乐。左方乐为日本国有的乐器及中国的唐乐器。右方乐为高句丽(朝鲜)乐器。日本乐器包括六弦琴、笛、麓。唐(中国)乐器包括龙笛、鼓、麓、征、筚篥、褐鼓。高句丽(朝鲜)包括笛、鼓征、筚篥、三鼓。舞蹈内容因国而异,有很大不同。日本的雅乐往往有拌歌,不带假面具。外来雅乐则无旁白,也没有拌歌,带假面具的曲目较多。如果事先不了解外来雅乐的曲目内容的话,很难看懂舞蹈表现了什么故事。雅乐有一人舞、二人舞、四人舞、六人舞之分。静舞称文舞或者平舞。持侔或剑而舞称武舞。带假面具的称走舞。由童孩表演的称童舞。

雅乐的'雅'实际上代表了整个日本邦乐的精神境界,这在一定的意义上十分类似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归纳起来有'和、敬、清、寂'四个范畴。日本邦乐同样追求这种感官的美与精神的美相融合的境界。

'和'指'调和、平和'等,即与自然保持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谐和关系,这也正是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日本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所以其音乐表现出平和、中庸、自然的特点。音乐不重对立的矛盾冲突,很少戏剧冲突。

'敬'就是'礼',这是受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和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的结果,他们注重个人的精神修养,日本音乐中规矩的表演,一板一眼的程式化套路正是'敬'的表象,具有一种强烈的伦理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

'清'则是'清洁',指'心的清洁',纯净的音乐可以洗涤、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其音乐中音阶结构简洁,多为5声音阶,旋律质朴、少装饰,多使用单一的音色,非和声性的音乐;

'寂'意'寂静',它包含着清寂、暗淡、和简朴等涵义,与禅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日本音乐总给人以'静'的感觉,以'静心'来'净心'。音乐速度大多比较慢,散板节奏多,即使是有律动的节奏,也比较简朴。

越南雅乐

越南雅乐(NhaNhac),又名林邑乐,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里。在越南每年雅乐作为场地音乐在大约100个典礼时隆重表演,包括周年纪念日和宗教假期,以及特别的事件(例如加冕礼,葬礼或者正式的接待)。

越南雅乐在Nguyen王朝(公元1802~1945年)时濒于成熟。雅乐成为宫廷仪式的必要部分。Nguyen王朝的国王支持雅乐准许雅乐正式作为宫廷音乐,给予了它特殊的地位,确定它成为一个王朝的权力和长寿的象征。雅乐的音乐系统,以宫廷管弦乐队为主体,以多种乐器为其特色。雅乐音乐家被要求保持深邃的精神状态,为了集中的遵循全部舞台的那些长仪式的演奏。雅乐还富有精神的内容,如向神和国王缴纳贡款、传送哲学思想(如越南天体演化理论等)。

在广泛意义上,雅乐不仅围绕宫廷基于pentatonic规模的而且也深入到越南人民的实际生活当中而成为当代越南音乐的源头。20世纪,震动越南的混乱的事件——特别是君主政体和数十年的战争严重威胁了雅乐的生存。它首先被剥夺它的宫廷形式,这种音乐的传统已经失去它的原先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意义。现在剩下的为数很少的前宫廷音乐家试图保持雅乐的传统,他们想在他们有生之年把他们的技能传送给年青一代。雅乐的魅力在于其演出的特有乐器、特有音律,加之特有的演出方式,奏出一种特有的肃穆、庄重、优雅的神韵,使在场的观众产生一种敬畏上天、怀念祖先、祈福未来的神秘感受。

朝鲜雅乐

朝鲜雅乐承袭中国夏商周三代的遗制,中国虽已大部失传,朝鲜却仍相当完整,只看汉城古宫博物馆保存的新罗古坟出土的周朝古埙,便可证其源远流长。李朝曾有掌乐院及国乐司之设置,由都提调主持其事,下设雅乐师长、雅乐师、雅乐手等职称。李王家的雅乐,共分为宗庙音乐与文庙音乐二部,乐器的陈设有轩架和登歌之分,宫中宴乐举行时,使用的乐器大致相同。李朝掌乐院中的乐人,最盛时有七百人之多。

为您推荐

雅乐外国雅乐

日本雅乐 日本雅乐最初从中国、朝鲜传入。大宝元年(701)设立雅乐寮,作为培养雅乐人才的基地。雅乐是中文'雅曲正舞'、'雅正之乐'的意思。它根据儒教的礼乐思想编制而成,在中国为祭祀宗庙之乐。但是,日本的雅乐却与中国的..

雅乐雅乐现状

时至今日,原初的雅乐早已失传,人们只能见其名而不能闻其声了。北京天坛神乐署有个《中和韶乐》,据说是明清两朝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活动时所用的礼仪音乐。它注重五声音阶的运用,一字一音,八音具备,有乐必有歌,突出钟声磬韵..

雅乐相关区别

雅乐意为'优雅的音乐'或'雅正的音乐',也叫'雅颂之声'或'正道之音',是朝廷专门在祭祀、典礼等正规场合使用的特定音乐,也是古代宫廷音乐的总称;俗乐泛指'世俗的音乐'或'通俗的音乐',也称'郑卫之声'或'靡靡之音',是民间在喜庆..

雅乐雅乐技巧

雅乐雅乐影响

中国是雅乐的发祥地。汉唐时期,中国的雅乐远布四方,并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朝鲜雅乐、日本雅乐以及越南雅乐等艺术形式,对东亚乐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中国宫廷的消失,如今,宫廷雅乐乐谱在作为雅乐之'源'的..

雅乐代表作品

雅乐乐曲如黄钟大吕,击石明磬,格调庄严,舒缓悠扬,是儒家理想的礼乐作品。雅乐的最高典范和代表性作品,是《韶》和《武》。《韶》即《大韶》,又名《九招》,亦称《九韶》。'九'是作品的结构数量,意指《韶》乐共有九个段落。《韶..

雅乐编排要求

雅乐不仅创编上有自身独特的规范要求,使用上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则制度。对于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非但礼仪规格有差别,乐舞曲目也各不相同。据《周礼·春官》记载,宫廷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