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常说,巴伊亚州(Bahia)生了桑巴,却没有好好抚养桑巴。指的是桑巴在传到里约热内卢之后才逐渐取得了今日的声望和地位,传播到巴西各区,成为代表一个国家的音乐形式。1900世纪初,来自Bahia的桑巴随着音乐家、匠人的迁徙来到里约,桑巴在和声、节奏上受到了一些欧洲音乐流派的影响,比如军乐队、chorinho(即choro),结果1930年代前后,巴伊亚桑巴(SambadeRoda)发展成速度更快、声部更复杂的桑巴,也就是现在着名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上能够看到的桑巴。这种里约风格的桑巴迅速传播巴西,同样也包括桑巴的诞生地Bahia。
真实的SambadeRoda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世界各地的非洲后裔掀起了反对种族歧视、宣扬自身价值的BlackPride运动。这场运动在美国的代表是马丁·路德·金,在牙买加是BobMarley和Reggae,而在巴西巴伊亚萨尔瓦多,便是桑巴雷鬼SambaHeggae。在里约桑巴之外,非裔巴西人发展出了能够代表自己的狂欢节游行音乐。
演奏桑巴雷鬼的鼓团基本上可以分两种,一种严格由纯正非裔血统的巴西人组成,带有政治色彩;另一种是以黑人为主,允许其他人种(通常也是有色人种,白人很少见)加入,不带有政治色彩。
1974年诞生的IleAiye(意为生命之屋)便属于前者。他们是第一支演奏桑巴雷鬼风格音乐的鼓团,也是第一支黑人鼓团(BlocoAfro)。成立的第二年,他们首次参加了狂欢节演出。IleAiye创始人将早期的巴伊亚桑巴(SambadeRoda)与代表了黑人运动的雷鬼乐结合起来,为了区别于里约的桑巴,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放慢了节奏,去掉了Tambourim这样的高音打击乐器,歌词中还充满了与政治和社会相关的内容。虽然当时人们只是用SambaAfro来形容他们的音乐,但那实际上就是桑巴与雷鬼结合体的1.0版本。
IleAiye
IleAiye的出现是一个分水岭,此后大量黑人鼓团在萨尔瓦多涌现,演奏IleAiye的节奏。IleAiye对桑巴的贡献一个是引入了用两只鼓槌高速滚奏的4号低音鼓声部,另一个是引入了军鼓,在葡语里叫Caixa,演奏一种融合了桑巴与雷鬼的切分节奏。不过相对于后来的桑巴雷鬼鼓团,IleAiye的节奏保留了更多的原始桑巴的风格和技巧,听起来与早期(那时速度还没有大幅度提高)的里约桑巴非常相似。
创建于1979年的Olodum被认为是桑巴雷鬼的真正创造者,他们也以此自居。1980年代早期,原IleAiye的指挥Neguinho来到Olodum,并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Repinique打法,用两只鼓槌高速不间断打击代替原来的一只鼓槌一只手的打法。新打法让桑巴变得激烈、震撼起来,音量大大增加,速度越来越快,距离很远便能听到演奏。
桑巴鼓团Olodum
Olodum是198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桑巴鼓团之一,几乎所有其他非裔鼓团都演奏他们的节奏,到了1986年,SambaReggae这个词第一次被用来形容Olodum的音乐。Olodum可能是巴西最有国际声望的桑把打击乐团,他们与MJ合作Theydon'tcareaboutus巴西版,与保罗·西蒙合作,巴西国内的着名音乐人就更数不胜数了。他们打击Repinique的方式后来也得到了普及,就连IleAiye也在1990年代初也改用两只鼓槌打击Ripinique。
年轻一代的鼓手现在巴伊,差不多30岁以内的亚,受到Timbalada的影响比较大。Timbalada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为CarlinhosBrown,他为鼓团引入了一种濒临灭绝的乐器Timbau(一种由传统手鼓演变而来的手鼓,音色亮,重量轻,便于背负游行),鼓团因此得名并闻名。
Timbalada严格说来是一个舞台型鼓团,即Banda,而不是狂欢节时在街头游行的Bloco,他们的节奏融入了更多的非洲元素,在演出的时候使用较多的Timbau,这让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开始疯狂学习Timbau。Timbalada发展出了一些适合舞台表演的演奏方式、技巧,比如将三种低音大鼓Surdos和一个Repinique固定到一个架子上(类似于架子鼓),由一个人演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