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江苏柳琴戏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所以也叫'拉魂腔'。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另外,鲁南也是柳琴戏发生地之一,在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也有柳琴戏流布。柳琴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最初是灾民沿门乞讨,由单人或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单篇子'的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最迟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由一人赶扮剧中几个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一剧,竟由一人赶扮七个角色。因此当时的戏班规模被称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此时已用柳叶琴伴奏,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发展了自己,作为一个剧种已初步形成。江苏柳琴戏是柳琴戏中的一支,是'拉魂腔'的中路及东路一系衍化而来。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路的许多'拉魂腔'班社集聚在徐州周边。1949年10月,徐州市文教局集中这些班社举办了戏曲研究班、文化班,随之对班社实行民主改革。1953年2月,这路'拉魂腔'被改名为'柳琴戏',成立了徐州市柳琴戏一团和二团,后合并为江苏省柳琴戏剧团。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江苏柳琴戏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与其他地区的柳琴戏大同小异。其脚色行当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分小头(闺门旦)、二头(青衣)、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老头(老旦)、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勾脚(丑)、毛腿子(花脸)、奸白脸(白面)等。柳琴戏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其表演程式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和摘取姊妹艺术的'压花场'中的动作。例如整鬓、提领、整衣、提鞋、紧腰;再如'旋风式'、'摇耧式'、'撒种式';另外还有'单提水'、'门埃窝'、'簸簸箕'、'怀中抱月'、'浪子踢球'、'燕子拔泥'、'苏秦背剑'、'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等。步法有'引场步'、'搓步'等。舞台调度有'双插花'、'剪子股'等。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柳琴戏的唱腔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它的组腔方法既不同于板腔体戏曲,也不同于联曲体戏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种多具个性和色彩的曲调相互穿插、功能互补来组构喜怒哀乐、轻重缓急的多种唱段。江苏柳琴戏有大小300余出剧目,200多个'篇子'。这些剧目和'篇子'大多从社会趣闻、民间故事、章回小说中改编积累而来,十分贴近生活,以喜剧为多,悲剧很少。也有一部分以忠孝爱国、惩恶扬善为内容的大戏和连台本戏。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的剧目创作成果颇丰,有《大燕和小燕》、《桃园新篇》等优秀剧目深受好评。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和新编现代戏《大燕和小燕》被摄制成电影。据艺人讲,在柳琴戏二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少有文人介入,所以其剧目中故事的铺展、人物的言行等都以艺人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据,并多以大团圆为结局。因此,剧目的整体风格质朴敦厚,大众化特质尤为突出。由于其流布地区地处苏、鲁、豫、皖交汇地带,南北文化交融,因此江苏柳琴戏的音乐既有南方的清丽秀雅,又有北方的热烈激越,深为当地群众喜爱,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说法。

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人物

江苏柳琴戏的传承原以家族传承为主、科班师承为辅,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以戏校教育为传承方式。据资料考证,当地较为知名的有张氏、刘氏、王氏、相氏等谱系,这些谱系都有四五代之传承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校教育传承是江苏柳琴戏得以优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此前的家族传承和师承是一个有机的传承整体。在整个传承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代代优秀的柳琴戏人才,如王平均、王桂珍、王晓红、朱树龙、曹金霞、孟浩等。王晓红主攻文武花旦,系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文武小生朱树龙师承于着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厉仁清,系国家一级演员,曾屡获大奖。江苏柳琴戏当今代表性人物是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朱树龙,以及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瑞先、王晓红。

主要价值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别大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流行地域的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人文特征,承载着当地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当地的文史研究有着很好的辅证价值。作为流行区域的代表性剧种,江苏柳琴戏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柳琴戏始终扎根在农村,表达的是农民的所思所想,体现的是农民的喜怒哀乐,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听柳琴戏是一代代农民不可或缺的文化享受。因此,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柳琴戏对农民都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时至今天,其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保护情况

目前,江苏柳琴戏和许多其他地方剧种一样,面临着演出队伍萎缩、市场低迷、观众流失、传承乏人等危机。为了保护柳琴戏,徐州市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徐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已培养出几届柳琴戏专业的学员,不少已成为各柳琴剧团的骨干力量。定期举办的'中国·徐州柳琴戏艺术节',则为推出优秀柳琴戏剧目及优秀演员发挥了很大作用。2004年5月,《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正式出版。该市还为江苏省柳琴剧团购置了一台价值约60万元的流动演出车,为柳琴戏演出提供了方便。柳琴戏发展研讨会已举办了两届。由江苏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厅、安徽省文化厅主办的'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均属‘拉魂腔’系)戏剧节',也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并共同成立了三剧种的'研究会',出版了多部相关文集。江苏柳琴戏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为您推荐

柳琴戏江苏柳琴戏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所以也叫'拉魂腔'。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另外,鲁南也是柳琴戏发生地之一,在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也有柳琴戏流布。柳琴戏的..

柳琴戏滕州市柳琴剧团

滕州市柳琴剧团是由早期的卜家班改建而成。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组为四平剧社,由班主制改为社长制,1953年滕县人民政府对四平剧社进行整编..

柳琴戏代表作品

《墨子》 《墨子》一剧选取了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事件,紧紧围绕墨子胸怀天下之爱、深藏儿女私情展开,共分雏凤始鸣、凤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门弄斧、墨守成规、以怨报德和夕照凤山7个场景,塑造了墨子大爱..

柳琴戏传统剧目

柳琴戏历史沿革

柳琴戏经历了二百多年发展历史,根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推算,大约起源于清朝乾隆时期。如临沂老艺人冯士选从师杨顺洪,杨上面的第五代祖师爷,已经在二百多年前了。再如枣庄市峄城区刘衍庭老艺人,他的上五代祖师是临沂的武二,武..

柳琴戏艺术特点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

柳琴戏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它形成于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