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铭隶行笔意

从结构上来看,《石门铭》结字较为宽博,气势开张;疏密关系处理上,时见强烈对比。魏碑是楷书的不成熟形态,没有后世唐楷的森严法度,时有不落窠臼之美。《石门铭》中,有一些字保留了隶书遗意,也有一些则流露出行书笔意。

疏密关系

图一中'山',字笔画少而简单,但中竖伸长,两侧竖画相对缩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疏密关系。'乃'字处理得极富特色,出钩很长且与撇画相粘连,形成密封状。'自'字左侧极为缜密,两横画皆粘连左边框,右侧留出空间。'阿'字'P'部占的空间比例很小,'可'部尽量夸张。

图二中'氏'字的处理很独特:将钩画伸长,左上方密,右下方疏,形成局部对比。'夷'字上密下疏,得'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妙趣。'朔'字的'月'部中增一横画,出钩粘连左撇画,形成人为的疏密变化。'凯'字则充分利用字形结构特征加以变化,形成了左密右疏的格局。

隶、行书笔意

图三中'正'字为典型的行书体态,笔画凝重。'平'字两点画有明显的行意,'洛'字'各'部保留牵丝之笔。'皇'字起笔撇画与竖画相连而成'一笔书',最末一横画还保留了隶书遗意。

图四中'升'字掺入行意,显得飘逸流动,在郁郁苍苍的摩崖风格作品中尤其显眼。'伤’’字左部顺势而下,牵丝连笔,有很强的流动感。'后'、'往'二字左部直接以行书笔法代替。图五中'起'字'走'部、'楚'宇'之'部,都显出行书的符号化特征。

图五中'此'字为草书写法,但线条仍是魏碑形态。'纪'字收笔出钩,以行草法为之。图六中'此'字末笔本应出钩,但在此处理成波磔,隶意较为明显。'阳'字右部也是隶书的写法。'再'字起笔横画隶书特征更为明显。'匪'字'E'的末笔为隶法,行笔较为舒展。

为您推荐

石门铭结字之变

1.宽博沉雄,有夸张,有对比。作为摩崖书,《石门铭》较之一般造像、墓志等作品气势更加宏大。但其结字形态并非一味求大,也有极个别做'小'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如图一中,'献'字较大,而'公'字较小,由字形夸张而形成对比..

石门铭隶行笔意

从结构上来看,《石门铭》结字较为宽博,气势开张;疏密关系处理上,时见强烈对比。魏碑是楷书的不成熟形态,没有后世唐楷的森严法度,时有不落窠臼之美。《石门铭》中,有一些字保留了隶书遗意,也有一些则流露出行书笔意。 疏密关..

石门铭笔画偏旁

笔画之变为基本之变,相同文字的不同变化乃更高层次的变化。图一中'行'字有两撇画,第—撇直而短,第二撇长而略曲,既形成对比,又协调统一。'创'字'仓'部两撇画行笔方向略有不同,第一撇运笔中稍有波折,第二撇末端粗重按后平出,末..

石门铭书刻用笔

石门铭笔画要领

点画 《石门铭》中点画形态各异,千变万化,很多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一点。如图一中'永'字起笔点粗大厚重,略带弧度,运笔方向一反常态,有古人所说'高峰坠石'的感觉。'实'字末笔点画极为精彩。一般情况下,这一笔多..

石门铭同字异形

图五中'二'字仅有两笔,变化处理难度大,极见巧思。第一个'二'字含隶法,笔画之间较为疏朗;第二个'二'字两笔画排列紧密一些,并且两字笔画凹凸方向不—样。对照图五中两个'四'字,一密—疏,一方一圆,变化十分明显。图五中两个'百'..

石门铭崖刻概述

汉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六年而成, 古称'石门'。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4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