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英语歌剧

在英格兰,歌剧被视为17世纪吉格喜剧(jig)的延续。吉格喜剧一般是戏剧终结后的短笑剧,内容往往语带讽刺,搬弄是非,主要是附有根据当时流行曲调改编而成的配乐的对白组成。而到了18世纪,英格兰则是抒情歌剧(balladopera)的天下。与此同时,法式面具歌舞剧(masque)也在英国宫廷站稳阵脚,而且愈趋豪华,而且布景仿真度也愈来愈高。而伊尼高·钟斯(InigoJones)为这种歌舞剧的舞台设计堪称经典,而且成为英国舞台作品的设计典范达三个世纪之久。而本·庄逊1617年的面具歌舞剧《情人造就成人(LoversMadeMen)》则曾被人形容为'整套意式风格的面具歌舞剧,满口宣叙调(stilorecitativo)'。

而在共和时期,政府强行关闭戏院,导致英语歌剧无法发展。但在1656年,桂冠诗人、剧作家威廉·达文南特爵士(SirWilliamDavenant)纵然在没有演出戏剧牌照之下,仍然以'叙事音乐(recitativemusic)'之名,成功推出歌剧《罗德岛之围(TheSiegeofRhodes)》,并邀得当时英国顶尖的作曲家,如亨利·罗斯(HenryLawes)、亨利·库克(HenryCooke)、马修·洛克(MatthewLocke)、查理·科曼(CharlesColeman)和乔治·哈德逊(GeorgeHudson)等负责作曲和配乐。达文南特继而在1658年和1659年推出歌剧《西班牙人在秘鲁的暴行纪实(TheCrueltyoftheSpaniardsinPeru)》和《法兰西斯·德雷克爵士的故事(TheHistoryofSirFrancisDrake)》,且因题材为批评西班牙而备受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推崇。

1660年王政复辟,英国再次为外国作曲家打开大门,尤其是法国作曲家。1673年,剧作家扥马斯·沙德威尔(ThomasShadwell)成功把两年前莫里哀和让-巴普蒂斯特·吕利的芭蕾喜歌剧《赛姬(Psyche)》,改编上演。同年达文南特爵士在马修·洛克等人的帮助,首次配乐演出了莎翁名剧《暴风雨(TheTempest)》。1683年左右,约翰·博罗(JohnBlow)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andAdonis)》被视为第一部真正的英语歌剧。

然而在博罗之后,亨利·珀赛尔(HenryPurcell)成为更为着名的歌剧作家。他虽有红遍一时《蒂朵和埃涅阿斯》(DidoandAeneas,1689),但不少珀氏佳作乃'半歌剧(semi-opera)',即是在戏剧中加入的音乐和面具歌舞场景,如珀赛尔的《仙界王后》(TheFairy-Queen,1692),可以作为莎翁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戏剧音乐。而往往戏剧的主角不会在音乐场景中出现,因此珀赛尔等作曲家为能以歌曲交代主线剧情。虽然如此,但珀赛尔和他的合伙人约翰·德莱敦(JohnDryden)一直想在英国推动正歌剧的发展,但珀赛尔的早逝,导致这一希望幻灭。

珀赛尔之后,英国歌剧坛可谓是意大利式歌剧的殖民地,韩德尔的意式正歌剧称霸了数十年的伦敦歌剧市场,而本土作曲家,如托马斯·阿恩(ThomasArne)和约翰·腓特烈·拉普(JohnFrederickLampe)和麦克·巴夫(MichaelBalfe)都是依照意大利的风格写自己歌剧。情况一直持续,18和19世纪依然如是,各大意大利歌剧名家,以及风行欧陆的莫扎特、贝多芬和梅耶贝尔的名作一直霸占伦敦的音乐舞台。不过与此同时,新兴的歌剧形式,如约翰·基(JohnGay)的《乞丐的歌剧》(1728),滑稽歌舞剧(musicalburlesque)、欧陆轻歌剧、特别是吉尔伯特与沙利文的萨沃伊歌剧,一度冲击了歌剧舞台的传统。虽然沙利文声称他的轻歌剧,应该算英语歌剧学派的一部分,当他们也承认,他们创作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要赶走19世纪风行英国,纵使翻译奇差的法式轻歌剧。或因如此,苏利文只曾写了一出大歌剧《艾凡赫(Ivanhoe)》。但他们的作品《皇家卫队》(TheYeomenoftheGuard)则曾被《每日邮报》形容为第一部真正的英语歌剧。

20世纪,英语歌剧渐渐摆脱义式风格的影响,尤其是雷夫·佛汉·威廉斯和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作曲家,如伦纳德·伯恩斯坦、乔治·格什温等人,也开始英语歌剧的创作,并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时至今日,仍有有不少当代作曲家在谱写歌剧,如英国的托马斯·阿迪斯(ThomasAdès)、哈里森·比特威素(HarrisonBirtwistle)、麦可·尼曼(MichaelNyman)和美国的菲利浦·格拉斯及约翰·亚当斯。

为您推荐

歌剧德语歌剧

首出德语歌剧是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在1627年所写的《达芙妮》,但曲谱已经散佚。直到18世纪为止,意大利歌剧对德语地区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本土形式也非停滞不前。1644年,西格蒙德·施塔登(SigmundTheophilStade..

歌剧起源

歌剧在西方语言的代表字Opera来源于拉丁语'作品'的复数形式(Opus,Opera),后经意大利文推广至其他欧洲语言,顾名思义歌剧原意不单单包括舞台上的独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对白、表演和舞蹈。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

歌剧简介

拼音:gējù 歌剧 英文:opera 意大利语:opera。 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

歌剧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概况

大都会歌剧院于1883年10月22日落成。落成之日举行了盛大的演出活动。同时,古诺的着名歌剧《浮士德》就首演于此。 大都会歌剧院的首任总经理是亨利·阿贝,由于他在经营该剧院的第一季度演出中遭受了严重亏损,因此被剧院..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歌剧厅共设1804个坐席(包括乐池117个坐席),三层观众席呈'双手环抱形','满天星'天花板,不规整、不规则布局,打造了一个富有节奏感、独具个性的艺术厅堂。 歌剧厅内不对称的构造、流线型的墙体和特殊的凹槽,在国际顶级声学..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辉煌历史

大都会歌剧院的前身,是19世纪后半叶位于百老汇第39号大街与第40号大街之间的一座剧院,是纽约一个具有领导地位的世界级的歌剧院。该剧院虽拥有3625个座位,说来有趣,像这样庞大的歌剧院,却没有可供那些有钱商人观看歌剧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