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种。流行于川东北和川北一带。原为农民庆贺丰收和春节时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跳灯',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灯戏'。据说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演出活动。后来,由于农村经济破产,灯戏班纷纷解散,部分灯戏艺人便与端公(男巫)联合组成以酬神驱鬼祈求吉祥为主要演出内容的'端公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灯戏才重新恢复发展起来。
传统剧目分正灯、浪浪灯、地灯3类,多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正灯剧目,多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如《水淹蓝桥》、《鞭坠芦花》、《山伯与英台》等;浪浪灯剧目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如《请长工》、《假报喜》、《讨小吵架》等;地灯剧目多以舞蹈为主,情节简单,只起连接舞蹈作用,如《数花》、《十二月》等。3类剧目以浪浪灯剧目最多,约占百分之七十,内容多以嘲笑地主贪婪卑鄙,揭露封建礼教和迷信,鞭笞旧社会恶习和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智慧为主。脚色行当以小丑、摇旦为主,小生、须生次之,无净行。表演较接近生活,多跳跃性舞蹈动作,具有轻松自由,活泼开朗的特点。
灯戏演出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主要曲调为'胖筒筒'(因用一种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伴奏而得名)。分为:
①连把句。即以四句唱词为一组,反复进行,第四句末三字甩腔,由乐队和演员帮腔。
②夺夺句。四句唱词为一组,一句一小过门,四句一大过门,唱齐板时,末三字甩腔,乐队帮腔。
③浪里钻。两人以上对唱,最末一句帮腔。灯戏唱腔用得最多的为'夺夺句',称正调。其中又有'一字'、'二流'之分,'一字'又叫'苦平',用以表达悲苦之情;'二流'又叫'甜平',用以抒发欢快情绪。除胖筒筒主调外,灯戏也吸收了大量民间小调和四川清音的曲调。民歌小调有〔栀子花〕、〔望山猴〕、〔数五更〕、〔开门灯〕、〔太平歌〕、〔东北风〕、〔金边调〕、〔鲜花调〕等;四川清音有〔背弓〕、〔越调〕、〔迭断桥〕等。伴奏乐器以胖筒筒为主,此外尚有二胡、碗碗琴、唢呐、叽呐子等。打击乐器有盆鼓、小鼓、大锣、马锣、小锣、小钹、板、二星子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