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道情起源

道情又名'拉波戏'。因有帮腔伴唱而得名。流行于关中、安康和商洛地区。

传统道情有围桌坐唱,广场踏席,皮影演出等三种形式。1956年后发展为舞台戏曲剧种。

道情的声腔来源不详,根据关中民间长期有'一经二词三道情'的说法,可能源于关中道教的说唱音乐,由道教的诵经唱词发展而来。(1963年《陕西省文化局关中道情调查材料》)具体形成时间无考,从宝鸡阳平镇姜马道情班现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的道情抄本《五果争先》、《石佛衣》等剧目考证,乾隆末年,关中西府地区,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安康商人赖世魁,因常往关中经商,还把关中道情带至安康,组建了赖泉班。嘉庆以后,道情进入了发展盛期。关中的西府、中府、东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动。

为您推荐

陕西民间剪纸的产生

  陕西民间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黄帝时期,即使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发明,但是祖先们已经会用简单载体来装点生活,美化生活,来表现农村当时生活的发展现状,例如在树皮、树叶、布、皮、革等材料上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从..

陕西筝曲的风格特点

  我国的民族器乐的曲目都与当地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源自于生活与民间艺术。正因陕西当地丰厚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音文化,才孕育出了陕西筝曲的浓厚风情。陕西筝曲继承了陕西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

陕西筝曲特别的演奏技巧

  陕西筝乐独特的演奏技法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最初是通过对其它七大筝派的演奏风格、技法的学习与创新,后来陕西筝人利用陕西当地陕北音乐文化风格的特点将其融入其中,并采用诸多流派优异的演奏技法结合而成。   ..

河南道情简介

陕西老腔简介

老腔起源于陕西省华阴市三河口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萌发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船工拉纤时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后又与当地民间说唱融合,完成了与皮影表演的对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老腔。 1、简介陕..

陕西碗碗腔简介

碗碗腔,亦称时腔,曾用名华剧。是流行于陕西东部华阴、华县、大荔(包括原朝邑)、蒲城、渭南、临潼、澄县、白水、富平、及陕北、陕南、晋南一带的皮影戏。 1、发展历史根据现有史料查证,远在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碗碗腔..

汉调二黄陕西四大地域流派

汉调二黄在陕西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汉中、安康风格相近,又通称汉江派。 关中派 明末至民国初年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至民国初年仍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