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僮子是最原始的一种形态,它纯粹属于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北方的跳大神性质差不多。在上僮子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说唱内容,后来逐渐将这些说唱形式独立出来,加上一定的舞台表演并配以一定的服装道具等,渐渐形成了童子戏这一艺术形式。
童子戏是第二阶段,目前大家在乡村经常见到的就是童子戏。它是一种原生态的、粗糙的戏曲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这种童子戏形式误称为通剧,将通剧和童子戏画等号,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另外,童子戏和僮子戏,虽然字不一样,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或者说这2个称呼就是一个意思,僮和童是通用的。
通剧是第三阶段,它是在童子戏的基础上进行了音乐化和戏曲化的改良后产生的一种新戏曲。通剧和童子戏的区别是:
唱腔不同,童子戏唱的是老腔,腔调单一;通剧唱的是改革后的新腔,有板有眼,形成了体系。
伴奏不同,童子戏演唱时唱完一句再伴奏一下,而且仅靠锣鼓等单调的'咚咚哐';通剧则在伴奏形式方面有了丝弦、弹拨乐等文武场面,且边唱边伴奏。
表演形式上,通剧的表演模仿了京剧的各种程式,艺术性更强,也更具戏曲的味道。在《中国戏曲百科》和《江苏戏曲大全》中,都只认定通剧是南通的地方戏,童子戏只是南通的一种曲艺形式,不能算作正式的戏曲。由于通剧边唱边伴奏,与传统的童子戏很不一样,许多观众听不清楚或者说是听不习惯,对刚诞生的新通剧不能接受,结果导致通剧走向了解散。南通市实验通剧团成立于1958年,解散于1964年,可谓昙花一现。
2008年6月,童子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着这个东风,通州市成立了专业的通剧团,隶属于通州市文化局,系事业单位编制,全称通州市通剧团,从而结束了长达40多年没有正规通剧团的局面。
童子戏的着名演员
第一代名角:王金生、张文龙(两人出生于1912年左右,都是港闸区人,最初是职业巫师–童子,后来转行唱戏,40年代初红遍南通)
第二代名角:陈映田(别号:陈泉)、陈瑞生、李金玉、李步高等人。(他们都是出生于1918-1920年左右,港闸区人,也是由童子转行唱戏的,其中陈泉从40年代末期一直红到90年代中期,长达半个世纪,号称童子戏里的泰斗!)
第三代名家:陆瑞芝、刘怡、刘海铭、杨莲英、杨秀兰、百秀英、陈品玉、钱美秀、邵锦春、施兰芳、陆桂英等人。(都是1936-1942年之间出生的人物)
第四代名家:袁志勇、冯建华、严炎清、吴志明、毛秀萍、魏琴等人。
第五代名家:陈永兰、徐明、吴美兰、王美兰、夏泉、李萍、朱国琴、姚红琴等人。(都是当前童子戏的顶梁支柱,也已45岁左右的中年人了)
其中参与通剧团的改革的演员有:陈泉、王金生、陆瑞芝、刘怡、刘海铭、邵锦春、施兰芳和袁志勇等。当时通剧团的导演有李少麟、姚国顺、张玉(后调任南通市越剧团党委书记)。
(李少麟1939年出生于泰兴,后移居南通,对南通的童子戏颇有兴趣。60年复旦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参与通剧改革,后来一直被公认为通剧改革派的领头人,于2002年仙逝)。
童子戏的唱腔种类
十字悲腔、十字连腔、十字平腔、十字急腔、七字平腔、七字悲腔、七字急腔、数板腔、的的调、行路调、添寿调、圣腔、铃板腔、高腔、莲花调、道情调等二十种,其中老百姓最喜欢听得就是如泣如诉的十字悲腔。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