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戏起源

宁河戏又称'宁州大戏'或'宁河班'。是江西地方大型古老剧种之一,它发源于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宁河戏文武兼备,唱、念、做、打完整成套。传统剧目可查者约4000余种,多系整本,声腔以二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徽调、昆曲和民歌小调。系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为您推荐

宁河戏现代剧目

解放后,挖掘记录了传统剧目二百六十多种,鉴定出好的和比较好的二百四十多种,演出了一百一十多种。整理了《秦琼表功》、《林冲夜奔》、《采桑逼封》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秦琼表功》于1961年拍摄成电影。新编了用吹腔演..

宁河戏表演艺术

表演行当 宁河戏早年主要以案堂班形式进行活动,班主即傩主,宗教色彩较浓。演戏主以奉神还愿,故淫荡、凶杀的剧目和表演极少。其行当,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九角头制,后受徽班影响,改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

宁河戏传统剧目

宁河戏剧目众多,现有目可查者,已达四百多种,多系整本,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三国戏,从《虎牢关》到《禅台报》整套有46种;杨家将戏从《紫金带》(杨衮教枪)到《洪洋洞》(六郎归天)有11种。剧目来源较广,吸收弋阳腔的有《征东传》、..

宁河戏起源

宁河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宁河戏'。修水县以其境内最大河流修水而得名,源出幕阜山,由山口、东津、渣津、杨津、溪口等水汇聚而成修水,流经武宁、永修等县,与赣江汇合,流入鄱阳湖。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置宁州,清嘉庆六年(1..

宁河戏

起源于江西修水,系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

云南花灯戏起源

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