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类型

一种是劳动号子,一种是山曲。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是在集体性繁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为使劳动者劲往一处使而在劳动现场喊唱的一种歌曲。劳动号子不仅可以在劳动中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还可以在边劳动边喊唱的过程中减轻干活者的压力,鼓舞大家的劳动热情,从而缓解疲劳,提高劳动效率。河曲民歌中的劳动号子主要是'船工号子'和'作坊号子'。号子的曲调短小,一般只是一两句曲调的不断反复。喊唱的内容除几句固定的词句外,大多是即兴的,即当地人所谓的'想甚唱甚'、'见甚唱甚'。河曲人还有一种生产染料的工艺——'打蓝'。在生产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打蓝'制作染料是当地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工业生产。'打蓝'的劳动过程,是多人合作的过程。多人一起干活儿产生了属于'作坊号子'的'打蓝'时唱的号子。'打蓝'时所唱的号子比起船工号子就接近于'唱'了,它的旋律性强了些,曲调也婉转了些,更接近'歌曲'了。

河曲民歌中数量最多、传唱最为广泛的是山曲。山曲在当地又被称为'酸曲',属山歌类型。山曲的结构短小精炼,一首曲调以上下两句构成。两句曲调属变化重复的形式,下句曲调是上句曲调的换尾重复。两句曲调可以演唱随意的若干段词,属'分节歌'形式。曲调音域较宽,节奏稍自由,听起来高亢嘹亮、辽阔悠远。山曲的唱词每一段也是上下句的格式,唱词采用'比兴'手法,用词简练,语言生动,演唱中叠字运用较多,用当地方言演唱起来,不仅质朴、率真,而且风趣、幽默。

为您推荐

纳溪民歌的文学艺术特征

  民歌应该是起源最早,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祖祖辈辈传唱,历史悠久,是纳溪人民精神文化的体现,是记录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研究川南地区风土人情的依据,是历史的活见证。从民歌演唱的内容,我们可..

冀东民歌的体系构建

  冀东民歌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冀东民歌题材体裁、曲式调式的研究;对冀东民歌历史流变、艺术风格的研究;对冀东民歌演唱特征、作词作曲的研究;对冀东民歌创作、创新的研究;对冀东民歌在不同地域、不同方言及产生..

冀东民歌的创作内容

  冀东民歌囊括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也融入了多种的音乐风格。冀东民歌是冀东地区艺术、音乐、人文的集大成者,浓缩了冀东的文化精髓。因而在冀东民歌的构成中各种音乐元素的交融,使冀东民歌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现..

冀东民歌的创作因素

永济民歌发展的困惑与前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永济民歌在传统音乐文化中逐渐消失,通过对永济民歌的调查,我们发现当地会唱永济民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永济民歌即将在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中消失。   社会的变革为传统民..

永济民歌的基本特征

  (一)主题鲜明。永济位于政治文化中心,农民生活安逸,民歌多反映农民日常生活景象以及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民歌《共产党恩情长又长》:“共产党恩情长又长哟,要说不知道先说哪桩,她好比鲜花千万朵,朵朵红来朵朵香,哎咳哎咳哟,朵..

永济民歌概况

  永济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民歌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传统民歌的研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