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辉煌历史

大都会歌剧院的前身,是19世纪后半叶位于百老汇第39号大街与第40号大街之间的一座剧院,是纽约一个具有领导地位的世界级的歌剧院。该剧院虽拥有3625个座位,说来有趣,像这样庞大的歌剧院,却没有可供那些有钱商人观看歌剧时使用的固定包箱座位。西洋人热爱歌剧,犹如中国人迷恋京戏。

在大都会歌剧院成立之前,纽约只有乐府歌剧院一家,以供富人消遣,但包厢有限。有一天,一位范先生见他夫人分配不到包厢,便和罗斯福、易赛兰、葛雷特、亚斯多、毛根等同好合作,筹集了近800万美元美金,决定建造一座更好的剧院,这就是大都会歌剧院。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大都会歌剧院历年攒下的上百万盈余歌剧《秦始皇》,全部迅速耗说。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巨额的赤字,吓跑了成批的有钱股东,1932年,股份制的公司解散,代之以会员制的大都会歌剧协会。山穷水尽的剧院,想尽法子要摆脱危机。而想来想去想出的办法,也不外是节用与开源两条。节用就要减薪,也减少演出的场次;开源更加简单,就是向公众募捐。这倒引出了一桩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现场直播演出实况。先说公众对募捐的反应。反应相当热烈,一个筹金组织在1932年春就募到了15万美金,第二年,还有一个团体发起了一场'拯救大都会运动'。

1935年,一位很有影响的贝尔蒙特夫人组织起一个'大都会歌剧院协会',协会出版周刊,发行唱片,资助演出,会员最初有2000人,后来发展到数万人参加。他们还组织剧院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演出,这一系列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演出季的周六下午进行现场转播。历史上第一次转播活动,是在1931年岁末最后一天,当时剧院上演的是洪佩尔丁克的作品,转播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便保留下来,到现在,美国、加拿大,直到波多黎各,都可以收到这种周六下午的现场广播。

后来在1977年3月15日,更进行了第一场电视转播,当时出演主角的,是帕瓦罗蒂和斯科托。二战结束后,大都会歌剧院的情形,算是时逢太平盛世,经济状况非常稳定。这也因为有朱利亚德基金会和卡内基公司这样的靠山,常常慷慨解囊的缘故。50年代贝尔蒙特夫人还赞助成立了一个'大都会歌剧院国家评议会',会员个个是百万富翁,他们每年随便拿点钱来,就能凑一笔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额不小的捐款,剧院当然不用再为每场演出赚不赚钱这类事情操心了。

这个时候,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都争先恐后与大都会歌剧院签约。1955年,伟大的黑人女歌唱家玛丽·安德森,在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中登台演出,她成为大都会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首席歌手。1966年春天,大都会歌剧院迁入了位处纽约林肯中心附近的新址,观众席有3788个座位,建筑师是兴建联合国大厦的华莱士·哈里逊。

为您推荐

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梁思成 林徽因》是一部优美动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主创们用了将近三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拜会“梁、林”的亲属和好友,走访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努力去感受两位学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片中两位主..

拼布艺术历史的发展

  拼布艺术长久发展以来与市场营销等行为方式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在日本的推展成功,也传播到了南亚和韩国等周边亚洲国家。现在,拼布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在台湾,然后逐渐被中国内陆地区接受和发展。现在在中国广州大学..

山西开花调的历史背景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提到山西民歌就不得不提到以下几个地方:河曲以山曲闻名,左权以小调出彩,祈太的秧歌扭一扭,让人不想走,船工号子唱一唱,让人有力量。这其中又以左权县的开花调最有特色,左权的开花调在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

擅长历史人物故事画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的。中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不少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我国木雕作品日臻完美,特别是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也拓展到了生活风俗、神话故事..

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用途

  1.传统剪纸艺术的由来   中国的剪纸艺术,传说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为了纪念去世的宠妃李氏,请民间的术士使用麻纸(因为当时人们只会用麻纤维造纸)剪了一张李妃的影像,用于追思,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剪纸的由来。东汉元兴元..

拼布艺术及拼布服饰历史的回顾

  (一)拼布及其艺术特色   拼布也即为将不同的布料进行拼接起来,以形成新的服装。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废为宝”是一种意思。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很强,创造力也很强。而且也是现在人们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