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宜黄县,起始于明末清初(1644),迄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形成发展于清乾隆初期(1786),兴盛流传于清嘉庆至光绪时期(1880前后),衰落于清末至民国战乱时期(1920-1948)。旧称宜黄班,明末清初开始专唱'宜黄腔'。清末以后,吸收了其它乱弹的声腔和剧目(如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等)而成为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宜黄戏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宜黄戏班在明朝就很出名,我国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由宜黄班演出,并因此有'宜伶'、'宜黄子弟'之说。但那时的宜黄班先唱弋阳腔。'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引进了海盐腔,随后占据了江西剧坛,盛极一时。民国期间,宜黄已无专业班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并正式成立专业国营'宜黄戏剧团'(1989年撤消)。'文革'时期(1966-1976年)遭扼杀,演职人员被批斗,服装头饰被付之一炬。1978年后开始抢救、保护工作。2006年6月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黄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南部,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历史上盛产夏布、畅销海内外、闻名遐迩。宜黄又称'戏乡',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明末清初,'宜黄腔'由在南方流传的甘肃'西秦腔二犯'演变而成。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扳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抚州、南城、上饶、赣州等地广为流传,并流传到安徽安庆一带,它被豫剧、东河戏、旴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老艺人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也称'宜黄腔'为'老二黄'。演唱该声腔的班社,称为大班、老二黄、土戏。'宜黄腔'兴起之后,向外省流传,浙江绍兴、北京、广州都有宜黄腔的记载,影响很深,正如清乾隆四十九年戏曲家李调元在其《雨村剧话》所云:'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胡琴腔的诞生,标志着板腔音乐在南方增加了一路。宜黄腔崛起后,流行很广,现赣剧、徽剧、祁剧中所唱的'二黄腔'(或称南路),是直接由宜黄腔传去的,所以宜黄腔对我国许多剧种中'二黄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