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曲牌特点
梨园戏的曲牌来源于唐宋大曲和法曲、民间音乐、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古曲,如〔摩诃兜勒〕、〔太子游四门〕、〔霓裳羽衣曲〕等。它的三个流派各有其专用的曲牌和独特的风格,同时,还专曲专剧,每个剧目都有一些专用曲调,其它剧目不能再用。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读',讲究'喜怒衰乐,吞吐浮沉'。各派的唱腔风格也各有特点,上路老戏比较古朴劲健,下南老戏比较明快粗犷,小梨园则比较委婉纤细,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梨园戏的行当设置沿用宋元南戏的旧制,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大梨园增加了老旦(也叫老贴)和二旦,一般不超过七人(但近几十年来又增加了一些角色),由于梨园戏的角色比较少,所以往往要演员..
梨园戏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作、唱腔和演出规制。它分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有号称'十八棚头'的保留剧目,保存了《朱文》、《刘文龙》、《蔡伯喈》、《王魁》等25种南戏剧目。'棚'..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是非常古老的一个剧种,它孕育于福建泉州,流布于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带,并远至台湾省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裔居住的闽南方言地域,被誉为'古南戏遗响'。 梨园戏是南戏传入闽南泉州、晋江一带后,与当地的百戏、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