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剧发展

据考证,鱼龙曾设立过孔堤县、孔堤郡。具体地点在今鱼龙张湾坪上,但这并未改变鱼龙经济文化落后、自闭的状态。天吃饭的鱼龙人因而对神灵有着无比的虔诚与崇敬。他们每到一定月份(多是每年七月、十月)选好吉日,念经、赞神(鱼龙方言叫攒神,属口误。即让师公子把至少是鱼龙境内的各方神灵招集一处,烧香祭拜,大力赞扬其恩威。目的是通过赞美之辞让神灵高兴,以保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物质、特别是精神生活都贫乏的鱼龙人心中,一定时日的师公祭神活动就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唯一寄托。在这个少有的集体性活动中,他们或旁观或参与到师公子的敲锣打鼓、连跳带唱中,心理上既有了神灵保佑下的慰藉;又有了自娱自乐的快慰;同时又缓解了辛苦劳作后的疲乏与苦闷。经过多年的衍变,这种简单的师公跳唱的表演活动就逐渐形成了高山剧文化产生的源头。

鱼龙民歌种类繁多。依据其表现形式,把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社火曲、山歌、回牛歌、酒歌、打夯号子和春官说春曲。这些唱曲,旋律流畅自然,结合当地语音演唱抒情味很浓。由于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密切所以很受——特别是文化生活落后地方的——人民喜爱。当鱼龙的民间祭祀活动由一两个人的参加逐渐发展至多人参与后,鱼龙的民歌便在有意与无意中被人们融入到师公演唱的祭祀神曲之中。这样一来,融跳唱、说演(多由师公扮演某一神灵)为一体的'师公舞'自然而然地正式形成了孕育高山剧文化的土壤。凭此,也可知悉:'师公舞'当属高山剧'把式舞'的前身。

隋唐,大规模男为女服以歌舞表演形式为载体的娱乐狂欢兴盛一时。承袭汉魏以来的歌舞旧旨。男为女服在唐戏弄与宋杂剧中已广泛存在。唐宋初级戏剧中'弄假妇人'(即男为女服的改扮更便于众人的调弄嬉戏),体现了市俗娱乐的性质。鱼龙虽则闭塞落后,但在大的社会现象中却也受其影响不小。此时,男子跳唱的'师公舞'中有了'女人'的参与。这种歌舞形式缓解了日常生活中的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对抗;取消了男女两性间的正统防范;人们在近乎放纵的玩耍中被压抑、被禁锢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娱人与自娱的性质表现得更加突出。所以,这种活动在鱼龙很快盛行了起来。

至元代,当旦角男扮已成制度化时,说唱与表演共存的'把式舞'已具雏型。不叫'师公舞'的原因有:(一)此时师公祭祀活动的性质已有较明显的转变,即从单一的娱神转变为娱神、娱人与自娱的多重性质。(二)师公祭祀原本是一两个人的跳唱,发展为多人的参与后,其表演场地已从寺庙小屋转为打麦场,表演的规模扩大了。更为可喜的是,此时的师公已能在跳唱的间隙随机敷演一些短小的故事,或为逗乐嬉戏,或为教化育人。英国戏剧理论家觊瑟琳·勒维认为:'舞蹈者失去了神的膜拜者的身份,转而模拟一个人时,他就成了演员。'高山剧最初的演员此时产生了。

从简单的民间祭祀到歌咏抒情,至元代终于发展为简单的敷演故事的戏剧形式,这是高山剧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元末,无休止的战乱也涉及到鱼龙这个偏远山区。鱼龙民间传说:'元未明初,李文忠将军途径鱼龙时不但平息了匪乱,而且体恤民情。鱼龙人感恩戴德,于是在张湾坪不远的窄狭子处建一寺庙——大安庙,人们尊李文忠为‘大安爷’。并约定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修建戏楼,唱戏纪念'。不难看出,这种行为其实是祭祀赞神的民俗活动的变异。这个变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内容上,这次的赞神活动更接近现实,目的更明确,即夸赞李文忠将军,使其高兴,保佑后人。并让后人记住他的丰功伟绩;形式上,由打麦场跳唱、演故事的随意性,变为文化氛围浓郁的舞台戏剧表演形式的正规化。因为这次的突变、飞跃,鱼龙人才有了大安庙,有了古戏楼,有了四月十八日的赶庙会唱大戏的习俗。鱼龙和鱼龙文化因此而被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文化自闭的现状终于被打破。

每年四月十八日前后,鱼龙周边的人们不怕路途遥远、步履艰辛、跋山涉水前来赶庙会,庙会听大戏。场面甚为热闹。有联为证:'借春台庙会看戏朝山人神同乐;乘农闲时节走亲访友劳逸结合'。横额为:'名为酬神实则娱人'。

'到了清代,戏曲发展进入了鼎盛期。'清代,当四月十八日的庙会唱戏满足不了人们共欢同乐的需要时,高山剧'把式舞'与'定旱船'、'跑竹马'、'耍龙灯'等春节社火活动真正联姻。'把式舞'队的舞步动作'凤凰三点头'此时终于成型。高山剧在社火的演出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社火表演作为一种最受全民欢迎的民俗文化活动,高山剧'把式舞'队的加入无疑丰富了它的演出内容。当高山剧曲调在全县传唱时,由于有了更多人的参与、创造,其唱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场上,场下的演出此时也有了一定的规则、程式与讲究。然而,遗憾的是1957年鱼龙寺庙宇被烧,戏楼被拆,周边几十棵参天大树被肆意砍伐。鱼龙四月十八赶庙会、唱大戏的习俗自动消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热爱高山剧文化的鱼龙人把高山剧的演出时间推在了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前后,高山剧的演出活动便有了新的习俗与讲究。不过,从这种新的习俗中仍能发现其赞神的影子,并能感受到远古文化带来的厚重与震撼。

为您推荐

青海平弦戏发展走向

青海地方戏曲音乐以坐唱曲艺'平弦'音乐为主基调,在形成青海地方戏风音乐之前,广泛吸收了青海河湟民间小调、曲牌、社火、秧歌等音乐,并借鉴了国内其他剧种之后才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的。 随着大小不同剧目的深入引进,青海..

青海平弦戏平弦戏的发展

2014年,国家文化部对青海省平弦戏和皮影戏《红罗传》给予的126万元扶持资金。 发展平弦戏,如果仅盯着专家、内行、戏迷,仅满足他们的需要,对青海平弦戏来说可能永远凑不齐满满当当的一场观众,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我..

梁平年画发展历程

梁平年画邮票 梁平年画起源于清初。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被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地的博物馆收藏,由此蜚声中外。20世纪末,《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

戏曲发展

彝族音乐发展历史

彝族的先民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居住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彝族支系繁多,称谓复杂,其中以自称为'诺苏泼'、'幼苏泼'、'夏苏泼'、'尼苏泼'、'纳苏泼'的占绝大多数。现有人口7,762,286人(2000年统计)。彝语属汉..

芗剧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子弟戏)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就正式改称芗剧。1951年8月,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成立漳州市实验芗剧团。从此,芗剧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50年代初,南靖、漳浦、龙溪、海澄..

弦乐四重奏产生与发展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