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组成成员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为您推荐

楷书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欧阳询——欧体 欧阳询《九成宫》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着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俯)体并..

楷书演变过程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魏碑经..

楷书书体年代

篆书泰山刻石李斯秦公元前219年隶书褒斜道刻石佚名汉公元63年草书草书状索靖晋公元239—303年楷书宣示表钟繇三国公元151—230年行书兰亭序王羲之东晋公元303-361..

楷书字体分类

楷书基本信息

简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

庾亮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 庾琛,字子美,官至丞相军谘祭酒。 母亲 毋丘氏 同辈 弟弟 庾冰,字季坚,官至车骑将军,假节。卒赠司空、侍中。 庾怿,字叔预,官至西中郎将、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假节,因送毒酒给王允之之事..

王献之家族成员

祖父母 祖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 祖母:卫氏。 父母 父亲:王羲之,字逸少,有'书圣'之称,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 母亲:郗璿,字子房,太尉郗鉴之女。 兄弟姐妹 王玄之,字伯远。 王凝之,字叔平,官至会稽内史。 王涣之,曾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