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上党八音会是民间音乐自发的群众组织形式,它活跃在民间各种娱乐场合,是一支无偿服务的乐队,起着相互帮忙和助兴的作用。然而在民间以家族组成的乐队就不叫'八音会',而叫'乐户',虽也出于民间,但演奏的乐谱各有侧重,在服务性质上基本是以追求经济利润来养家糊口的职业队伍,其活动情况与八音会基本相同。
上党地区盛行的八音会由来已久,非常普遍,只要有十几户的自然村庄就会有一伙八音会,大村有两三伙也不鲜见。这些八音会都有会名,人们总是以它所在的村庄或街坊称之。
最初八音会的主要活动是参加迎神赛社,乐手们身着长袍(夏穿大褂),乐队前面打有四杆三角大旗,旗中心写有'令'字或绣龙,旗的白裤跟前有一溜白布飘带,上写着县、村和会名,随后还有几支'马号',足有一米多长,碗小杆细无号嘴,不奏曲子只造气氛。只要开路马号'呜~~呜'的嘶鸣长音吹响,乐手们心神激荡,手执各种乐器边走边演奏,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所有来朝山进香的八音会,群众观赏如堵,这场面实际形成了民间音乐演奏大赛。演奏者全神贯注、十分投入。被人称赞的八音会神采飞扬、格外卖力,倍觉光彩。他们总希望年年保持这个荣誉。而被人冷落的八音会则不甘失败,总要狠下苦功,准备下次出人头地,这种竞争永无止境。
八音会的另一种活动是:村里有结婚、迁居、寿辰、周年就要吹打一番,称之为'闹房'、'暧房'和'庆寿'。有些地方死了人也请八音会去'闹丧'。在这些场合都要唱几出'围鼓戏',也称'坐场戏',手持乐器边演奏边唱剧中人的台词,有的能手一人能扮演几个角色,真是'精打细吹显高艺,喜怒哀乐动人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