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音乐家陈在《乐书》中说:'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用'。说的也是一首很好的诗赋配上好的曲调,再加上各种乐器的伴奏,便有了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碎玉之奇声,人的灵魂也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八音会'也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精神需求而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的。
上党地区的八音会,是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源起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散存于书志笔记中零星记述,可大致推论它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唐代乐舞和宋金队戏,发展形成于明末清初。
早在五十年代初,长治地区发掘出'战国墓',出土了八个编钟和十六个编磬,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商代就已经很注重音律了。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广为人知的秦赵渑池会,秦王要赵王'击缶'取乐,此时的赵、魏、韩三晋时期,民间歌谣与音乐也颇盛行,赵、魏、韩与各诸候交往时,也礼乐相传。如此广泛的音乐交流,对我上党地区民间音乐的萌生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的。
到了秦汉时,中华一流、国力强大、帝王作乐、朝山拜佛,因而宫庭音乐与庙堂音乐同生共存,互相借鉴吸收,丰富和发展自己。汉时的鼓吹乐就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管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后传入汉室,宫庭给以加工,备皇家所用,就成了'皇门鼓吹'。晋崔豹《古今注》云:'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鼓吹乐非常看重,专为皇家所用,后也把它当作特殊恩赐之物,以给臣下。恩赐范围渐渐扩大,自然就打开了由官方流入民间的通道,所以后来民间也就有了鼓吹乐,迎神祭祀、婚丧大礼都有鼓吹乐助兴。这些将鼓吹乐流布民间的事实,史书多有记载,从鼓吹乐以鼓、角、管等乐器为主,节奏热烈奔放、音响高亢宏亮群体演奏的特点看,少说,上党八音会是吸取了鼓吹乐的演奏形式和音乐特点的,也可以说,它对上党八音会的萌生与发展是起着直接影响的作用。
唐代的乐舞演奏就有了'正、散、雅、俗'之分,'正'乐乃官方礼仪之乐(也称雅乐),'散'乐则为民间之乐(即俗乐)。在白居易的《新乐府》《立部伎》中就有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精于音律,是击鼓能手,继位前为临淄王时,府中就蓄有散乐一班,作潞州别驾就大力提倡民间音乐。据潞安府志第三十九卷载:'唐时民间以元宗自潞州还京师制还京曲'。时在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李隆基回潞州,民众鼓乐歌舞相迎。由此看来,这'吹击'兼备的演奏,可为吹打的雏形。
宋金时期,民间音乐在上党地区更繁盛、更讲究,配伍也近似现今的八音会。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壁画'露台'表演图和高平西李门二仙庙宋代石刻'队戏图',以及宋金时上党地区有不少的舞楼(乐楼)足以说明,当年演奏乐曲的盛况不同凡响,也是八音会脱胎的条件完全具备的表现。
经汉唐以至宋元,民间乐舞说唱艺术已初显规模,对当时的宫庭音乐和戏剧说唱艺术也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北宋艺人孔三传(泽州人)就首创了'诸宫调'。
明清时期,应是八音会的形成时期,这时民间已传有各种曲谱,乐户也更加活跃,民国年间,仅晋城一县就有170户之多。李绿园所作的《岐路灯》故事,依托于明代嘉清,所写实为清雍正,乾隆年间的世态民风,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书中就有'山西泽州锣戏'在河南开封演出的记载。为满足上党地区八音会击乐的需求,长子县西南呈的铜乐器生产作坊就是清初创建的,现今至少有600多年历史。
通过以上简析,上党八音会经过一千多年的修磨、溶汇、完善,而其真正的形成,界定在明末清初是可信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