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主要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五音戏从发源到发展,并从最初的原始状态衍变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剧种,虽然仅有200余年历史,但它北依黄河沿岸(五音戏发源地坝子村),自诞生之日就受到古老黄河文化的滋养,从五音戏的演出戏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五音戏的源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黄河文化为源头的,自明清始至今的文化历史脉络。

研究价值

邓氏家族源起并发展成为独特地方剧种的五音戏,最终登上大雅之堂,并有'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等名剧为国人共赏,其成因在中国戏剧史上实属罕见。五音戏从民家自娱自乐秧歌起,其间历经200余年,这种由民间自发性形成的艺术表演形式。最后衍变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戏剧剧种,是中国民俗文化到舞台表演艺术的直观反映。

戏剧美学价值

邓氏家族虽然是五音戏剧世家,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其农民的身份始终未变。仍然是麦季,秋季艺人回家忙治自己的庄稼,农闲季节组班走村串乡,赶会闯码头演出。因此,他们表演一般是从父母兄长或师傅的传授中直接学来的,或是对人在生活中的各种动作,仔细观察,潜心琢磨,反复习练而成。这样他们的表演相对于正规科班出身的演员,则略显于有些拙气土气。但是五音戏面向基层。面向老百姓其剧目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内容又是多为表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为主要题材,运用民间产生出来的语言、谚语、比喻等,通俗易懂。及易引起人的共鸣,因此,略显于有些拙气、土气的表演,揉和到上面所讲的观众层面。剧目、内容以及语言中,恰是多位一体,怡然融和,正应了拙即雅,大拙即大雅从而真正抵达戏曲艺术创造的极致———美。

为您推荐

五音戏保护意义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累,需要一代一代的认真保护和发展。五音戏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有值得珍视的文化积累。而这种积累是容易丢掉的。我们只有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再加工、创新上去努力、去发展,去探索,才能真正做到..

五音戏主要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五音戏从发源到发展,并从最初的原始状态衍变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剧种,虽然仅有200余年历史,但它北依黄河沿岸(五音戏发源地坝子村),自诞生之日就受到古老黄河文化的滋养,从五音戏的演出戏码中我们可以..

五音戏典故来源

五音戏,原名'周姑戏'。距今大约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长山(当时的县名)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周村是她常到之处(此时周村已是鲁中商业重镇,..

五音戏表演特点

五音戏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有160余出,题材有历史传说,也有民间故事。经常演出的有《王二姐思夫》、《彩楼配》、《安安送米》、《松林会》、《双生赶船》、《王小赶脚》、《拐磨子》、《借??》、《乡里妈妈》等,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

五音戏着名演员

早期的着名演员,有铁笛、荀兴旺(老旦)、曹然生(花旦)、高桂芳(艺名'半碗蜜',花旦)、李德兴(艺名'跟柱子',旦)、王焕奎(艺名'自来喜',旦)等。邓洪山自幼随父母学戏,唱做俱佳,曾与东路梆子、莱梆子、化装扬琴(吕剧前身)同台演..

五音戏历史演变

五音戏在历城的起源到衍变至今,大体上经历了'秧歌'和'姑娘腔'、'肘鼓子'或'周姑子'、五音戏三个阶段。 '秧歌'和'姑娘腔'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泛指农民在田间所唱的一切劳动歌曲,包括山歌和民歌。一般在农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