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原名'周姑戏'。距今大约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长山(当时的县名)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周村是她常到之处(此时周村已是鲁中商业重镇,属长山县)。时值清末,朝廷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乞讨者甚多。
有一对年青要饭的,两口子特别喜欢周姑子的小曲调。每天要饭归来,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庙门下住宿,偷听她唱小曲。此时,周姑子回到庙中就爱唱'尼姑思凡'。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很多。从此,再上门要饭,就经常唱段小曲给人家听听,以讨得主人欢喜,多打发一点干粮。后来,别的要饭的,见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饭要得特别多,也跟着到庙门下住宿,学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要饭的便学会了唱周姑子小曲。
周姑子的小曲小调广泛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爱听这个调调了。乞讨者们有了更多的生存机遇了。于是,要饭的自动组织起来,打场子、赶庙会、唱堂会、庆宴会、忙红白公事……
由原来的干口清唱,到加上锣鼓动静。这就形成了周姑戏的雏形。
章丘有个叫李德兴的艺人,原来是唱章丘梆子的。因为该戏占人多,往往是挣不出吃来。后来,听说一帮要饭的串庄赶会,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红火,占人不多,挣钱不少。就领着几个人跟踪他们,一边看,一边听,把这帮要饭的'玩意儿'学到手,重打锣鼓另开戏,大见成效。由于该曲调易唱易学,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文中的男婚女爱、打情骂俏,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逢场做戏、捧场逗眼,乡土气息,通俗易懂。倍受农村妇女青睐,称为'拴老婆撅子'。李德兴的儿子唱周姑戏唱红了!人们送给他一个艺名叫'根柱子'(意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许是他的乳名。未详。作者注)。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摸摸根柱子大辫子,三天不用想汉子(清朝男人都留辫子)'。'听见根柱子锣鼓响,烀饼子糊到门框上(指妇女慌着去看戏,忙中出错)'。周姑子唱腔流传开了,影响很大,当地一些戏班纷纷移植、改唱。据周村老艺人张金霞口忆,他的师父原来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学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的父亲,原来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后来,领着邓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戏'了。周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戏'班,在周村唱响了,唱红了。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周村演出时,看了'鲜樱桃'的表演,大加赞扬。据说还向他学了一招(水袖功)。后又赞助戏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戏'正式改名为'五音戏'……这些自然就是后话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