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历史演变

五音戏在历城的起源到衍变至今,大体上经历了'秧歌'和'姑娘腔'、'肘鼓子'或'周姑子'、五音戏三个阶段。

'秧歌'和'姑娘腔'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泛指农民在田间所唱的一切劳动歌曲,包括山歌和民歌。一般在农闲与节日时进行演出,原为自娱自乐的性质。演出时,演员肘悬小鼓,击奏为节,边唱边舞,所以也称它为'肘骨子'。其前身或称做'花鼓秧歌'。'山东姑娘腔'是山东早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姑娘腔'的优秀曲调曾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其一显着特点是极与别的艺术形式,尤其是通俗艺术形式吸收、同化或结合。'花鼓秧歌'在清乾隆年间在济南历城地区广泛流行。'姑娘腔'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加之,历城境内的庙会、山会、集市、码头以及农闲和节日间的同台演出。为'秧歌'和'姑娘腔'的相互借鉴,结合提供了基础条件。花鼓秧歌'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其它艺术的载体,它与'姑娘腔'的结合,或是吸收了部分'姑娘腔'曲调成分,不仅仅是对自已的充实和丰实,而且对于'姑娘腔'来说,同样也是借助了'花鼓秧歌'的艺术形式,丰富自己艺术的内函,扩大、推动了自己的传播和流行。逐渐顺理成章的衍变为'秧歌腔'即戏曲剧种五音戏早期阶段。

'肘鼓子'或'周姑子'

在历城境内的彩石镇有座玉皇山,山顶有一古戏台,台面宽近20米,深16米,虽遭数百年的风化,但其当时红火场面尚能依稀可见。据老人说,在这古戏台上每逢祭祀、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都演戏,最受欢迎的秧歌腔。在该山上还有一座姑子庵,庵内,有位周姓尼姑,她在外化缘时学会不少秧歌腔,经常性不自禁的哼唱,夜深人静时周姓尼姑也曾到舞台上表演。因而以唱小曲触犯佛门清规为名被逐出庙门,在串乡乞讨中,她便演唱自编的秧歌腔作为谋生手段。新颖的曲调、加之婉转的歌喉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很快便家喻户晓,流传开来,久而久之,'周姑子'取代'秧歌腔'而得名。因此,出生在华山镇坝子村的五音泰斗--邓洪山先生称'周姑子'是五音戏的'二祖宗'。这也证明了'秧歌腔'到'肘鼓子'之间的关系。从'秧歌腔'到'肘鼓子'不仅是名字的变化,而是意味着新的戏曲形式从孕育到形成的结果。'肘鼓子'戏自形成到清末民初百余年间,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进入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肘鼓子'在历城境内,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时期。首先剧目丰实了,已不仅局限于以往表现夫妻生活,邻里关系的家长里短一类的剧目,为了适应观众的不同爱好和要求,开始向多种领域的题材拓展。反映了这个剧种逐步走向成熟。演出阵容整齐。这时期已不满于一、二人'唱门子',三、五人'唱地摊'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七、八人、甚至十几人的组班演出活动。演出班子人数的扩大,不仅是个形式问题,充分反映了为适应表现大场面,多个人物同时上场的新剧目的需要。演出水准的提高,作为一个高水平的戏班,没有名脚不行,仅有名脚也不行,红花须得绿叶配,戏曲讲究的是一棵菜,如民国六年,邓洪山与李德兴,在济南的南岗子,演'双包头戏'(即两个旦脚配合演出的剧目)《王定保借当》、《李香莲卖画》等,演出效果相得益彰,倍受欢迎。不仅提高了演出水平,也扩大了剧种的社会知名度。

五音戏

演出范围扩大,这时,昔日从庄稼地里走出来了民间小戏,已不满足于串乡、跑码头、赶山会的演出,开始走进大老城市展现自身。

这期间的'肘鼓子'戏,除经常在历城、济南、章丘、周村、张店、博山一带活动,还东到潍坊,南到临朐、沂源,北到惠民、博山等地演出。具体还表现在:(1)在历城区华山镇坝子村出现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五音戏戏剧世家,和五音泰斗-邓洪山。出生于1903年的邓洪山,其祖父邓光文,父亲邓九星,儿子邓吉利四代从艺。邓洪山自幼跟父母学戏,七岁登台,八岁与父亲合演的《挡马》。邓洪山学戏刻苦,善于观察生活,在舞台上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表演方式,其唱腔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声情并茂,深受群众喜爱。他17岁那年在济南黄台板桥演出,被广大戏迷送艺名'鲜樱桃'。自此,'鲜樱桃'的艺名响遍历城,响遍济南,传到全国。五音戏发展到至今,邓氏家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五音戏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1925年,山东督办张宗昌为母祝寿,在珍珠泉举办堂会戏,邀请邓洪山与京剧名流余叔岩、梅兰芳同台演出,邓演出了《王小赶脚》。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事,由不登大雅之堂到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1933年底至1934年初,邓洪山率班进京演出长达半年之久。归途中,又在天津做短期演出。在京期间他与梅兰芳多次相聚,亲切交谈,切磋艺术,结下深厚友谊。梅还赠戏衣、宝剑和银元100块。期间着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还请邓洪俊给制五音戏脸谱十余张。京城唱响后,引不更多的社会关注。原齐鲁大学教授马彦祥先生为扶持这一小戏,主动介绍他们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1934年秋,邓洪山便带领操鼓手马兰亭、打锣手李云祥和两个侄子邓吉庆(艺名小云童)、邓吉祥(小樱桃)乘火车赶赴上海,灌制了《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安安送米》、《松林会》、《站花墙》、《祝英台》、《尼姑思凡》等七个戏、六张唱片。百代公司盛赞鲜樱桃的唱、做既有民间情趣又不失高雅,及五人演出满台有戏和剧中的妙曲唱词,并赠送书有'五音泰斗'的金字横匾一块。由此,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戏传遍全国。(2)'肘鼓子'班社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三四十年代,济南历城境内'肘鼓子'班社由数十家,历城境内比较有影响的班社如:樱兰社、樱发社、邓明社、五音剧社等。还有'义合班'庆合班':三合班''五合班''高庆班'于此同时,民间业余团体在历城境内也蓬勃发展,据调查,历城境内的坝子村北全福、窖头村、张马屯村,冷水沟、滩头村、港沟、董家、遥墙、唐王、大辛庄村、沙河村等十余个长年活动的业余班社。(3)华山境内的'肘骨子'科班。为使'肘骨子'这一剧种得以传承,据传在十九世纪末,华山境内就有兴办科班的先例。二十世纪初更有几家科班,例如华山一位姓何的财主办肘骨子科班,自己做馆主,收了二十几个孩子,窖头村也曾办过科班,其他地方也有科班。邓洪山先生的父亲邓九星曾任老师教学、教戏。科班为'五音戏'在历城全境内的发展普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您推荐

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梁思成 林徽因》是一部优美动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主创们用了将近三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拜会“梁、林”的亲属和好友,走访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努力去感受两位学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片中两位主..

拼布艺术历史的发展

  拼布艺术长久发展以来与市场营销等行为方式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在日本的推展成功,也传播到了南亚和韩国等周边亚洲国家。现在,拼布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在台湾,然后逐渐被中国内陆地区接受和发展。现在在中国广州大学..

山西开花调的历史背景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提到山西民歌就不得不提到以下几个地方:河曲以山曲闻名,左权以小调出彩,祈太的秧歌扭一扭,让人不想走,船工号子唱一唱,让人有力量。这其中又以左权县的开花调最有特色,左权的开花调在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

擅长历史人物故事画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的。中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不少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我国木雕作品日臻完美,特别是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也拓展到了生活风俗、神话故事..

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用途

  1.传统剪纸艺术的由来   中国的剪纸艺术,传说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为了纪念去世的宠妃李氏,请民间的术士使用麻纸(因为当时人们只会用麻纤维造纸)剪了一张李妃的影像,用于追思,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剪纸的由来。东汉元兴元..

拼布艺术及拼布服饰历史的回顾

  (一)拼布及其艺术特色   拼布也即为将不同的布料进行拼接起来,以形成新的服装。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废为宝”是一种意思。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很强,创造力也很强。而且也是现在人们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