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宸枢生逢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陇东兵荒马乱,战火匪盗此起彼伏,百姓苦不堪言。
张宸枢书法
民国四年(1915年),平凉、庆阳一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九月初,在肖金(原属镇原)人刘元臣的带领下,肖金、屯字、太平等地五六千农民,包围县城,抗税抗捐。知县万朝宗紧闭城门,一筹莫展。张宸枢与刘元臣为师生关系,便由张宸枢出面,与县政府交涉,使知县答应缓行新税法,以平民愤。孰料事后,县政府却派兵丁,到处搜捕张宸枢和刘元臣。无奈之下,张宸枢只得背井离乡,西出玉门关,辗转新疆伊犁,教书育人,以送流年。
1917年春,受泾原道尹周务学聘请,任平凉师范筹建员,1918年任平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后回县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他夙夜在公,殚尽心虑,遂以'门无车马终年静,坐对琴书百虑清'自慰,赋诗为文,着书立说,撰成《通鉴纲目提要》、《中外政治论衡续》、《西路》等,受到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尊重和爱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他洞察世情,深为民生倒悬而痛心疾首,逐渐荫生了立功异域之志,再次外出,赴郑州、北平等地,以文会友,以书交谊,意欲有所作为,然郁郁多年,怀才未遇,1931年客死北平。灵归之日,邑里学界纷纷举哀,戴孝相迎,引柩归葬故里。张宸枢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为平凉师范教育的拓荒者。张公之后,数任校长倾心治校,都为平师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平凉师范不断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成就享誉省内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