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音学界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它在音乐学乃至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传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南音已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南音名师开馆授艺是传承的主要方式,学艺之人可以在不同的馆阁拜师学艺,所以南音艺人常是师出多门,南音技艺的师承关系也就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而是呈网状的交织传承。
2006年,泉州南音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您推荐
古筝艺术历史悠久,曲目丰富,体裁广泛,从古至今众多的优秀演奏家更是生生不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创作了大量新的富有生机的优秀曲目,代代相传,在演奏技法上,先辈们也毫无保留教传后人,一批新生代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展现出山..
七百多年前,中原古汉乐从中原流传到粤东等边远山区,并与客居地的民间吹打乐,庙堂音乐等乐种融汇交流,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流派,成为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大埔有着良好的汉乐基础,民间汉乐活动由来已久,汉乐演奏点遍布..
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下来,保留至今。铜鼓十二调是内容丰富的古代音乐..
1980年后,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五大宫调等乐曲已渐呈濒危状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发掘保护将对明清小调研究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指导..
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在国内外产生的品牌效应,对小水井村和富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水井合唱团
小水井苗族合唱团所蕴含的文化潜力和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尤其上海、北京的广大群众对其情有独钟。其独具..
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
当年,王震将军率领十万转业官兵披荆斩棘,以大无畏精神开创了北大荒的历史和文化。今天,密山人民吃尽千辛万苦,用垦荒精神雕凿出北大荒书法长廊。
1995年,市场经济风云突起。和全国一样,密山市人事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