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及民国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打城'的表演,开始突破简单的宗教仪式,走上城乡的露天舞台。清咸丰十年(1860年),晋江县兴源里吴永燎、吴永吟兄弟组建打城戏班,在晋江、南安、同安、厦门、金门等地演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两位荷兰人在厦门看过打城戏《李世民游地府》、《刘全进瓜果》、《庄子戏妻》、《目连救母》、《三国》、《楚汉》以及《西游记》等连台戏。林纾(1852~1924年)在其所着《畏庐琐记》的《泉郡人丧礼》中记载:'……礼忏之末日,僧为《目连救母》之剧,合梨园演唱,至天明为止,名之曰和尚戏,此皆余闻所未闻者也。'故打城戏又称和尚戏,或道士戏、法事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晋江县小兴源班已具相当规模,拥有一批表演人才,诸如老生吴远明、吴汝埔,武生吴远茶,丑角吴远滔,旦角吴混沌,小生吴传家等,吴远明主演李世民、刘全等角色,演技闻名闽南。光绪十七年(1891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圆明,合资自置戏装道具,邀请会演戏的道士和'香花和尚'(吃荤的和尚),组织半职业性质的戏班,名叫'大开元',先后聘请提线木偶戏艺人吕细大、林润泽、陈丹桂等人,传授《目连救母》剧目中的《会缘桥》、《傅相升天》、《试雷》等小折子戏,并在原有佛曲、道情基调上,吸收木偶戏曲调,表演科步也摹仿木偶戏动作。同时,吸收梨园戏与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与伴奏乐器,尤其吸收京剧的大量传统剧目与武功特技,使打城戏走向成熟。清宣统二年(1910年),晋江小兴源班培养出一批青少年,演出大型神话剧《吴真人收孽龙》和《郑成功》连台本戏。随着打城戏的发展,泉州班主超尘与圆明开始分别独立组班,超尘主持'大开元'班,圆明另立'小开元'班,班子均从10多人发展至40多人,并由半职业性质转变为专业戏班。
清光绪十七年间(1891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圆明,为了扩大法事活动,便合资自置服装道具,邀请会演戏的道士和一部分居士,组织起半职业性质的戏班,取名'大开元',先后聘请平时也常演与宗教节目题材有关的傀儡戏艺人吕细大、林润泽、陈丹桂等人,传授《目连救母》剧目中的《会缘桥》、《傅相升天》、《造土狮象》、《捉刘四真》、《四海龙王拜寿》、《速报审》、《滑油山》、《罗卜守墓》、《罗卜挑经》、《龙女试雷有声》、《观音戏罗卜》等折子戏。着名文学家林纾在同治、光绪年间,曾在闽南见过打城戏的演出。他在《畏庐琐记~泉郡人丧礼》中记载说:'泉州处福建之下游,民多出洋,如小吕宋、仰光、槟榔屿各岛。富者或数千万,亦置产于外洋,而家居于内地者,其丧礼甚奇,人至吊丧,勿认识与弗识,咸授以鸦片一小合。延僧为《梁王忏》七日。此七日中,恣人所食,每餐必百余席。肴之四簋,其中一肉一鸡,肉切为方块,鸡亦白煮,其高尺许,对座位二物所蔽,几不见,此方为礼。礼忏之末日,僧为《目连救母》之剧,合梨园演唱,至天明为止。名之曰——和尚戏,此皆余闻之所未闻也'。这是一百多年前打城戏的仪式、演出背景的详细记述。
打城戏戏班的真正形成是一九0五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圆明为了招揽法事,合资购置行头道具,以演戏的道士为基本演员,又吸收'香花和尚'(吃荤)参加,聘请泉州木偶戏艺人传授整套《目莲戏》,组成一个半职业性质的戏班,叫'大开元班'。吸收木偶戏的曲调作为演出的音乐,并由广场搬上舞台。不久,戏班主圆明与超尘,各自分开组班。超尘仍旧主持'大开元班';圆明另行组织的'小开元班'。一九二0年,晋江县小兴元村的做法事兼演戏的道士,组织了一个'小兴元班'。'小兴元'活跃在晋江、石狮、东石、英林一带,班主为道士,故俗称'道士戏';而'小开元'则流行于泉州、惠安、南安及晋江等地,因其班主是和尚,所以叫做'和尚戏'。建国后统称为打城戏。
打城戏形成不久,因班主圆明和超尘意见分歧,遂各自分别组班,超尘主持'大开元班'。圆明则在开元寺附近专门招收年轻小演员学艺,延请木偶戏艺人授艺,被人称为'小开元班'。在两班竞争中,'小开元班'因广泛参与社会上的社火婶诞以及婚丧喜庆活动而得到迅速发展,班子人数从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几个,成了专业性质的班社。而'打开元班'仅限于原来的几个和尚、道士,加上艺术陈旧、经营不力而告解散。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使打城戏的发展时期,除泉州城里的'小开元班'外,晋江县小坑园村有'小兴元班',南安县洪濑镇有'小协元班',晋江县永宁镇也成立有'小荣华班'。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等地沦陷,达成吸引艺人星散而渐衰落,直至1949年后,才得以复苏。小兴源班与小开元班因演员被抓壮丁而散伙。抗战胜利后,小开元班复办。民国36年(1947年),晋江青阳镇洪金水组建'赛龙章班',南安县洪赖镇成立打城戏业余剧社,打城戏进一步发展,以'小兴源班'与'小开元班'为最有名,两班经常对台竞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散于社会的原'小兴源'、'小开元'等班社艺人30多人,于1952年在泉州组织泉音技术剧团,1957年改称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60年,定名为泉州市打城戏剧团。该团整理、改编、创作了一批新剧目,如《少林寺》、《火焰山》、《吕四娘》、《郑成功》、《李卓吾》、《李九我》、《洛阳桥》、《三公主》、《田螺姑娘》、《试雷》、《龙宫借宝》、《收红孩儿》、《三探无底洞》等。该团涌现出被誉为'闽南第一美猴王'的曾火成及后起之秀吴天乙、黄英英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打城戏繁荣时期,除泉州的大开元班、小开元班外,晋江成立小荣华班,南安成立小协元班,活动于闽南各地。此时,晋江的小兴源班因一部分演员出洋、一部分加入泉州'大开元'班,而渐趋解散。民国18年(1929年),吴万圣、吴芬津、吴宝灿返回晋江,邀人合资重新组建'小兴源班',先后招收两批演员,一直活动到1949年。泉州的'大开元班',因超尘与圆明两位班主意见不合,圆明离班,于民国19年(1930年)另组'小开元班',挖走'大开元班'台柱,使之走向解体。1952年泉州组织泉音技术剧团,1957年改称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60年成立泉州打城戏剧团,并整理、改编和创作了一批新的剧目,如《少林寺》、《火焰山》、《吕四娘》、《郑成功》、《李卓吾》、《李九我》等。1966年,达成惜别指令停演。1968年泉州市打城戏剧团宣布解散。从此,该西游剧种在闽南消失了。
直至80年代后期,在广大群众的呼吁、老艺人吴天乙的积极策划以及有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打城戏终于1990年初以民间职业剧团形式重新组建,使这朵福建剧苑中奇特的品种又绽开新颜。1991年1月,在中国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打城戏剧团为大会作了开台仪式表演,演出《龙女试雷有声》。并先后参加泉州第二、三届'威远楼之夏'戏剧展演和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仿古祭海演出活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