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以来的东河戏优秀艺人,至今犹有人称赞(他们之中有来自兄弟剧种的,观众却不介意)如凝秀班的正生刘品高,小生曾秋福,花旦刘仁容、叫化佬(本名不祥),大花刘石福,三花刘名才;玉全班的生行刘运穷、李双喜、刘礼长,旦行长庚师傅(姓氏不祥)、刘桂喜,花脸行丁柏柏、肖白莲、罗福生。较后,则生行丁良洲、刘良格、谢礼迎、管德洋、李吾璋、黎祥生]何南桂,旦行陈宝香、刘成秀(刘达江)、锺仁寿,花脸行刘福来、谢文明、谢元普、丑行谢运莲、刘来陀、刘宝胜、王瑞清、刘地寿,琴师老甲子(本名不祥),笛师刘三元,鼓师王秋福、刘三长、大花罗毓芝。1959年应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特邀,主演《尉迟恭》,受到专家重视;曾在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剧照刊登在《戏剧报》封面。
锺名鹄先唱旦后改式小生,授徒叶巧琴、幸巧玉皆佼佼者。建国后长期担任剧团业务副团长,卓有劳绩。1980年为恢复东河戏剧团上下奔走出力不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河戏艺人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扩大红军运动,踊跃参军。较显着者有谢文明(曾任连长、暴动队长)、刘福来(曾任事务长)、谢普庆(曾任支队长)、曾庆云(曾任传令班长)、管桂花(将自己的双福兴班交给管德洋,参军后在兴国工农剧社蓝衫团从事戏剧宣传)……等。
清同治年间(1862?1875)兴国县谢祥誉、肖熙等,聘请凝秀班师傅教唱,名曰韶堂。从此东河各县纷纷有了东河戏业余班社。有些职业演员,在班社难于维持时回到家乡,农忙务农,农闲时便在业余班社演戏。以致有些职业班社,也变得农忙停演务农,农闲恢复演出,职业性与业余性因时而异,无显着差别。光绪年间组建的玉喜台及稍后的万舞台,目尚作为业余剧团留存在赣县白鹭、南塘两镇。建国初,仅赣县一地,便有东河戏业余剧团十多个,以过十年浩劫,1982年还存在六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业余剧团能演出传统剧目六十多种,也能自编自演现代戏;不仅在本县各圩镇演出传统剧目六十多种,也能自编自演现代戏;不仅在本县各圩镇演出,还远赴兴国、于都、南康、信丰、安远、崇义、上犹及赣州市等地。
在田村和赣县其他圩镇,有不少技艺皆优的东河戏民间艺人和业余爱好者。他们不计得失,为保存和推广东河戏传统艺术矢志不懈,功不可泯。其中:刘让富,现年近八十,少年时曾向凝秀班刘裔烈、刘品高、曾秋福学艺,吹打唱念皆能,摇篮有不少传统剧目、剧本和技术,几十年来,一贯为东河戏献艺出力,毫无保留。肖铭、刘盛涵也都会很多戏。象他们这样长期献身东河戏业余活动的人,东河民间还有不少。
清同治末(约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祁剧在赣南扎根落户,以新兴的弹腔(皮黄)戏为主,不出十年,日益壮大。自光绪初(约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部份东河戏班社先后消匿,演员人员回乡务农;另一部份支撑着局南的,便在艺术上吸取祁剧之长,或请来祁剧演员参加演出。同时也有不少东河戏演员到祁剧班社搭班。于都县1898年组建的玉福祥班、兴国县1902年组建的喜顺班,都是名为东河班实则江西与湖南的演员(班中称江湖两路)兼收并蓄。兴国儿戏园、于都娃娃班是两个较具规模的科班,同样是祁剧与东河戏两个剧种的师傅同班授艺;出科的学生能入祁剧班社,也能入东河戏班社。人们至今也难断言这两个科班属于哪个剧种。赣南广大观众对这种'两下锅'的局面以汉为怪,听其自然;不管是东河戏还是祁剧,他们一律统称为湖南班,1926年陈赞贤在赣南领导工人运动(戏曲班社从此不称××班,一律改称××舞台),当时有东河班社二十六个,祁剧班社四十六个,梨园工会监于两种班社并无实质不同,便作为六十六个舞台(班社)登记入册。如此一而二、二而一的局面,在观众中始终未变。直到1980年赣州地区东河剧团演出时,老观众依旧称它为湖南班。??然而,在艺人内部却是泾渭分明从未混淆过。
建国前夕,以东河戏名义存在的班社只有三个:玉合、万春、玉洪台。1951年万春台在市郊东郊戏院(设在今东河大桥横街上)作过短期演出(这是东河戏除清代凝秀班在赣州城内偶作演出外,第一次进入城市舞台)后解散,并入玉洪台,仍在东郊戏院演出;玉合班与祁剧班社并为赣南东河剧团。1954年玉洪台接受人民政府直接领导,改名赣州东河剧团(此后又因隶属关系,几度改名)。这个团,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文化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引、指导下,除上演传统剧目外,挖掘、整理、新排了不少剧目。1959年在赣县田材,在革命老艺人黄发贵的带动下,整理上演《活捉张辉瓒》、《送郎当红军》、《木兰从军》;集体创作《两条道路》、《全家炼钢》,挖掘《目连救母》、《唐僧逐徒》等约十十多个东河戏剧目。1964年东河戏(当时名赣州市赣剧团)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1980年,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员,多数归队。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班,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请回健在的部份老艺人任教。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