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最早因社日祭祀土神及求神祈雨而兴盛,后来发展为民间社火和喜庆节日压轴民间艺术表演节目。旧时威风锣鼓队规模较小,一般14人一队,称为一堂。2人击鼓,2人持铙,2人持钹,8人敲锣,因用锣八面,所以又称'八面威风'。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88年以来,经过发掘整理,改革创新,演出阵容日趋庞大,少则百人,多则三、四百人。威风锣鼓队一般由炮队、门旗、龙旗、乐队组成,表演技巧有鼓技、锣花、铙花、钹花、槌花及整体队列造形等。并因地域不同有南河、北河、南山、西山多种表演流派。
表演形式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扭丝》、《倒垂帘》等。
曲牌
锣鼓曲牌,俗称'锣鼓经'或锣鼓单子。县内威风锣鼓曲牌丰富,据1980年调查记谱有37种;1990年12月调查记谱有44种。主要曲牌有风搅雪、四马投唐、五马破曹、小插花、鹞子翻身、小秦王乱点兵、厦坡里滚核桃、老官磨牙、翻江倒海、暗三蛋、十样景、珍珠倒卷帘、二仙盘道、狮子滚绣球、金山川、川道、王长一枝、安合、二十八家、争上游、满堂红、延锦花、五点子、七点子等。同名曲牌,因流行区域有别,敲法各异。如'十样景'有6种之多,'风搅雪'有4种之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