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剧剧作

新剧种诞生后,漫瀚剧团在市文化局的有力领导下,继续不懈地进行剧种的艺术建设和艺术研究,确定漫瀚剧的美学追求为蒙汉两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塞上风韵'和'草原情趣'。

自《丰州滩传奇》演出获得成功,宣告漫瀚诞生后,相继创作排演的剧目有《北国情》、《三十三岁的女经理》、《魂系中国》、《契丹女》、《东瀛女》、《忠烈碑》等。其中在《北国情》基础上修改加工定稿的《契丹女》于1992年赴泉州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并再次晋京汇报演出和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应邀赴西安参加第四届古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得成功。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契丹女》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漫瀚剧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此后创作排演的《东瀛女》参加了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忠烈碑》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节。

丰州滩传奇

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包头市文化局召开了关于漫瀚剧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新创剧种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宣布剧种命名。包头市民间歌剧团又创作排演了《三十岁的女经理》、《北国情》等新的剧目。

契丹女

包头市漫瀚剧《契丹女》剧组受到法国文化部、巴黎市政府、中国文化中心的邀请,将于今天启程赴法国参加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的演出。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香港京剧团、梅花奖代表团等另外5家代表团,《契丹女》剧组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受到邀请的剧组。

《契丹女》由包头市漫瀚剧团创作于1994年,是漫瀚剧的代表作品。它以辽宋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金沙滩一战后,杨四郎闯出重围、隐姓埋名被召为辽国驸马、后南归探母的故事。此剧曾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为赴法演出,剧组对剧目进行了重新修改排演,演职人员由原来的100多人精减到18人,故事情节也更加精炼、朴实,地方特色更加浓郁。此剧由包头着名漫瀚剧演员张凤莲将领衔主演。她曾获得梅花奖、文华奖。

为您推荐

漫瀚剧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主要是土默川地区),是在二人台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漫瀚剧的音乐声腔以二人台声腔为基础,已设计了“口调”、“楼调”等..

漫瀚剧艺术特征

漫瀚剧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的新的地方戏曲剧种。'漫瀚'为蒙语汉译音,意为'沙原'。它是以蒙古二人台为母体,吸收多种艺术营养而创建的。其宗旨为'博采众家之长,化为自身血肉,保持发扬个性,开拓自家道路'。漫瀚剧在..

漫瀚剧概述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是新创剧种。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

漫瀚剧形成发展

古筝艺术传承意义

古筝艺术历史悠久,曲目丰富,体裁广泛,从古至今众多的优秀演奏家更是生生不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创作了大量新的富有生机的优秀曲目,代代相传,在演奏技法上,先辈们也毫无保留教传后人,一批新生代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展现出山..

古筝艺术构造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 筝的..

古筝艺术流派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汉族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