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跳戏特色

跳戏与其他剧种不同之处,是各种武角出场时均要'上势',动作威武雄壮,舞蹈性极强。文角和女角叫'踩场',踏遍四角,步态轻盈。孙悟空上场,则用'猴势'。动作虽千变万化,但都是通过'平势'和'凹势'两种基本功夫来体现人物形象的。根据上场人数的多少,共分为十八种上势动作,灵活运用,但都显示出清晰的民间拳术痕迹。

跳戏的声腔不称'唱'而名'吟',以吟代唱,剧本中注'说'的地方则相当于其他剧种的'唱'。唱词简炼,一般四句,多则八句。

跳戏没有弦乐伴奏,演出时有大堂鼓一面(过去还有单皮鼓一面),大锣两面,大铙钹、大唢呐各一对,还有小鼓二至三面。未开跳先打一通锣鼓,叫'打旦子',起着'轰台'、召集演员、吸引观众的作用。跳完也打一通锣鼓,表示结束。'文戏'的锣鼓点叫'摆文',用锣和小鼓;武戏的锣鼓点叫'杀战',用堂鼓、大锣、大铙击节,气氛热烈。唱词也分上下句,上句'吟'完打两下鼓,或敲一个短鼓点儿;下句吟完只敲锣,不打鼓,据说这是古代'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遗响。

男女角上场均用唢呐伴奏,本来唢呐曲牌丰富,作用不同,随着艺人的谢世,现在只能演奏常用的四五种了。

跳戏剧目丰富,广场跳和上台跳各有五六百种之多。过去的剧本保存制度十分严格,村社之间互不交流,若发现随意翻阅、传抄、转借者,必加重罚。后来大多毁于兵荒,建国后抢救出的有八十五本,现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六十年代初曾铅印过一册,收入七个跳戏剧本。

为您推荐

合阳跳戏广场跳

广场跳即哑跳,所跳剧目,只有人物、故事情节,而无台词,演员尽都化妆,带有音乐伴奏。哑跳讲究人多,凡经过训练的青少年,几乎都能参加,有时竟出现一百多人的演跳场面,例如:节目中有八员大将,一员大将各带八个兵卒,共需六十四人,如系双..

合阳跳戏跳戏剧目

跳戏剧目比较丰富,建国后收藏者一百余本。村与村不同,社与社有异。据说广场跳剧目原先有五、六百本,上台跳约三百余本。且多属故事完整、结构严谨的大本戏。故事内容大部分出自'列国'、'封神'、'三国'、'说唐'等说部。这..

合阳跳戏历史

草创时期 跳戏草创于金、元时代,清代合阳翰林安锡侯诗云:'舞蹈跻春台,溯源金大定。铙鼓传呵护,时和庆年丰。'据合阳行家庄村跳戏的老艺人党正杰等口述,该村有跳戏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这时该村已有..

合阳跳戏形式

合阳跳戏特色

跳戏与其他剧种不同之处,是各种武角出场时均要'上势',动作威武雄壮,舞蹈性极强。文角和女角叫'踩场',踏遍四角,步态轻盈。孙悟空上场,则用'猴势'。动作虽千变万化,但都是通过'平势'和'凹势'两种基本功夫来体现人物形象的。根..

合阳跳戏简介

'跳戏'属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不用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者用'说'和'吟'完成'唱'、'白'任务,与观众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较机械的古代民族舞蹈动作。跳戏剧目,多为三国、水浒、西游、封神、杨家将等以武..

合阳跳戏

跳戏,是流传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因其表演系“舞蹈调动”“蔓延蹈歌”,人呼“跳戏”“调(tiao)调”;又因以社火锣鼓主奏,伴以铙鼓唢呐,也有叫“杂戏”的。2008年6月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