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天津民间,法鼓常用以庆丰收、贺新年及在各种节庆、年会、庙会上演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整个市区法鼓声连绵不断、响彻全城,与各种花会、灯会交相辉映。法鼓还是当年皇会中不可或缺的随驾音乐,在整个皇会队伍中,威武显赫。在天津法鼓最为繁盛的清末民初之际,仅城区就有上百个法鼓会。到1936年最后一次皇会,也还有三十多个法鼓会参加,足见其群众性之广泛。据传,旧时天津有130多道法鼓会。坐落在挂甲寺街的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和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天津两道传统民间花会。其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设置的摆设主要包括:软对、硬对、高照、茶炊、茶食箱、点心梢等道具,这些器具和装饰大部分都是用玻璃镶嵌,饰有彩绘、浮雕、镂花,做工精细,造型精美,并装饰有多家流派的字画。每件道具都是成双成对、成套,并配有与之相配套的木友架等。设摆时,对称排列,整齐有序,如在夜晚,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更具神奇魅力,颇为壮观。其武场,俗称'家什场',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铙、钹、镲歌、铛裆。鼓为五音之首,这些乐器在万乐之首'鼓'的统领下,按曲谱、词牌各司其职,表演时,鼓、铙、钹默契配合,鼓乐齐鸣,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壮观之势。
为您推荐
我国的剪纸艺术其早期形态可以追溯至汉代以前。那时,供剪纸用的材料不是纸张,而是金银箔和皮革。汉代后,纸张在民间才逐渐成了更加便宜实用的材料。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北朝中后的遗物,迄今已有1500多年。民间剪..
中国民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发展,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的一支。民间剪纸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民俗活动为民间剪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由于封建经济基础未变,民间文化观念没变,民俗节日仍..
最早的预叙应该诞生于口耳传递信息的言语交往之中,人们使用预叙的心理渊源大致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加以把握:(1)人类渴望掌握自然、社会的神秘编码以掌控自身命运的群体心理,如巫师、卜者等根据事物征兆推断即将发生的事..
尚简风尚,我国古已有之。对简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道家、墨家学说和隋唐时期的禅宗思想。
1.道家奠定了中国简文化的哲学基础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事实上,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要想加强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就需要对历史沿革进行分析。
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
公共艺术一词的提出,观其字面公共二字凸显眼前,是为大众服务,被大众所理解与认可的,它所反映的是大众的共同意志。而公共艺术设计则是对公共艺术的深层次思考,它所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传达公共社会的主导思想,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