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淳安县举办三脚戏艺人讲习班。白天学习,晚上演出,为期10天。1951年春,三脚戏改名为睦剧,随即成立民办青溪睦剧团。同年5月,在县城招收了睦剧第一代青年男女学员,将青溪睦剧团改为民办公助的淳安县睦剧实验剧团,余桂田为团长,1953年秋,剧团整编,王南山任团长,并参加浙江省主要剧种交流展览演出。
省文化部门先后派人帮助睦剧团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进行音乐改革。睦剧声腔属民间歌舞类型腔系,其主要唱腔是'湖广调'和'三脚调',都源于采茶戏。湖广调唱腔高亢、醇厚、优美,多用于大戏。三脚调大部分是民歌小调,唱腔粗犷、朴素、活泼,富有表现力,多用于小戏。睦剧曲调共有一百余首,丰富多彩,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早期乐队只有3人,伴奏无丝弦乐,以锣鼓为主建团后,发展了许多新腔新调,增加了管弦伴奏,丰富了睦剧音乐。睦剧的传统剧目有大戏20多本,小戏40多出,大多来自采茶戏,以及湖北黄梅戏、皖南花鼓戏,如《蔡鸣凤》、《喻老四戏》、《拷打红梅》、《李仕卖妻》、《马房逼女》、《山伯访友》、《牧女》、《南山种麦》、《看花灯》、《补背褡》、《磨豆腐》、《借墨斗》、《偷笋》等。剧目内容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家庭、劳动、爱情等日常生活。剧中主人都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不出皇帝不出官'(艺人语)。建团后,于1954年,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南山种麦》、《牧牛》获优秀剧目奖,《看花灯》、《补背褡》被列为全省15个推广剧目之一,郑百庭获演员二等奖,项文法、章渭贞获演员三等奖,老艺人方光庭、江苟苟、方樟顺获荣誉奖状。随后,《南山种麦》、《牧牛》被选送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郑百庭获三等奖。同年剧团更名淳安睦剧团。195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睦剧专辑,选入《牧牛》、《南山种麦》、《看花灯》、《补背褡》等小戏的剧本和曲谱。
1956年,在杭州胜利剧院上演《南山种麦》、《两兄弟》等剧目。《浙江日报》以《戏曲中的一朵朴素的鲜花——睦剧》为题,首次向读者介绍了睦剧剧种。
1957年1月,剧团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演出传统剧目《金莲送茶》。同年春,由施振楣执笔整理的睦剧传统大戏《乌金记》,参加建德专区第一届戏曲会演,获优秀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郑百庭、章渭贞获演员一等奖。同年秋,参加省二届戏曲会演,大型现代戏《雨过天晴》(施振楣编剧)获剧本二等奖,陈金良获导演奖;《落布》(施振楣、余征夫整理)获剧本三等奖,郑百庭获演员二等奖,章渭贞、王润隆获演员三等奖。同年浙江《俱乐部》杂志刊载了《雨过天晴》剧本。
1958年冬,参加省现代戏会演,《光辉的旗帜》(姜遂生、汪有春编剧》获剧目奖,方正荣获演员奖。1954~1960年,剧团先后4次,招收第二代青年演职员20余人。1964年秋,《山谷朝阳》(王建军编剧),参加杭州市现代戏会演。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与县越团合并为淳安县文工团。剧团撤销,演职员下放农村劳动。
1973年恢复睦剧团建制,江恭礼任团长。剧团坚持上山下乡,为本县山区农民服务。1975年,《浙江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剧团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的事迹,被誉为艰苦奋斗的'扁担剧团'。1977年招收青年演员20余人。1980年,参加省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汪晓青获演员二等奖。1982年,参加省、市'小百花'会演,施桂英获省、市优秀小百花奖,方有禄获市优秀小百花奖和省小百花奖。同年,新编历史故事剧《方百花》(王建军编剧)参加市创作剧目调演,获剧目奖和演出奖。1983~1985年,睦剧团先后排演《张羽煮海》、《凤冠梦》、《红楼夜审》、《白蛇前传》和《白蛇后传》等8个剧目,共演出618场。1984年组成睦剧改革小组,对睦剧历史进行社会调查。1985年对睦剧曲调进行改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