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秧歌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秧歌',而是属于戏剧艺术品种的小剧种,它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区。繁峙秧歌源自唐代以来盛行于民间的'秧歌'曲调。明代万历年间,这种曲调传入繁峙的奋地、白马石?穴现属应县管辖?雪一带,故亦称奋地秧歌,是由民歌和民间舞蹈发展而成的。最初只是一种在街头巷尾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表演比较简单,清代道光年间经民间艺人创新改造,吸纳各路秧歌的表演精粹,吸收其它剧种曲目,加以改进,并搬上舞台。经多代人努力,使其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品种。
繁峙秧歌在长期孕育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朔州秧歌、盂州秧歌,民歌、时令、小调以及曲艺、北路梆子、晋剧等的曲调和剧目的精华,充实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艺术特征。繁峙秧歌的唱腔、曲牌、小调、训调、民歌等类别繁多,品种齐全,现有86个剧目、75个曲牌,其代表剧目有早期的《安瓜》、《打灶君》,以及后来的《九件衣》、《花厅会》等,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北地戏曲风格。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该项目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当时的表演形式有4种:一种是只扭不唱的'过街秧歌';一种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一种是歌舞结合的'耍玩艺儿'的;还有一种是以男女问答对唱表演故事的'秧歌'。
作为一种地方小戏,繁峙秧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期受到上层社会的鄙视和压制,加之下层民众自觉意识的缺乏,繁峙秧歌很少在史着中留下踪影,从而造成民众对早期繁峙秧歌认识的缺失。
以民间节令赛会中的社火活动为主要依托的繁峙秧歌戏,在其形成初期阶段,多为民众的自娱自乐。逐步成熟后,一些身怀技艺的农民既有对戏曲艺术的执着,也有迫于生计的需要,逐渐组织起″半农半艺″的班社,在农闲时走乡串镇做商业性的演出。繁峙秧歌的演出活动是季节性的,一般在岁时节日及农闲之时演出。冬季天寒地冻,艺人们很少组班演出。一些艺人或自愿或受延请,到某村庄组织人员进行教习。这种特殊的传艺方式是繁峙秧歌的主要传承方式。它既可以丰富农村冬季单调乏味的生活,又可以为来年岁时节日的自娱活动、农闲之时的业余演出,预备新生力量。繁峙秧歌的班社规模并不大,一般为20人左右,主要由班主、演员、后台、杂役四部分组成。艺人多为农民,他们加入班社称为'搭班',一般在春节前后或农历四五月进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