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发展

1965年,北京民族乐器厂乐器制作师许学慈,精心研究面板的薄厚和弧度,克服技术和材料上的重重困难,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张电扩音独弦琴。在共鸣箱琴首一端,底板上开方形出音孔,内置拾音器和扬声器(也可外接扩音设备),音量显着增大,使这一富有南国风味的民间乐器,音色更加柔润优美,更适宜演奏缠绵哀怨、如泣如诉的曲调,可用于乐队合奏或伴奏,更擅于独奏。同年就作为色彩性乐器,用于歌舞剧《长山火海》音乐中,收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为您推荐

芭蕾舞剧发展历程

芭蕾艺术进入剧场后,最初只是演出歌剧时的插舞,叫做'芭蕾歌剧'。十八世纪中期产生了'情节芭蕾舞',结束了芭蕾与歌剧的合作,一门独立的艺术诞生了,整部舞剧上演了。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思潮涌进芭蕾艺术领域,迎来了它的辉煌..

唢呐艺术发展现状

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

唢呐艺术历史发展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

元杂剧发展

粤北采茶戏起源及发展

明末清初,唱采茶就不仅盛行于粤北地区的韶州府、(南)雄州府以及连、阳地区,还随着粤北各地方采茶戏班的活动影响到湘南、桂南、川南等广大客家地区。粤北采茶戏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其在流传过程中,通过吸收传入地的..

汴京灯笼张历史发展

清朝晚期,古都开封理事厅街西头——寻常巷陌的一座院落里,一家灯笼店铺以制作宣纸花灯、宋式木版年画灯为业。这家店铺的主人就是'汴梁灯笼张'的创始人张太全。两百多年过去了。'汴梁灯笼张'经过一代代传承,已经有了七代..

南剧南剧发展

解放后,贯彻'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方针,政府先后在恩施、宣恩、咸丰、来风、鹤峰组建5个职业南剧团,加强领导,培训学员,继承、改革南剧艺术,挖掘整理500余出南剧传统剧目(原本存湖北省戏剧研究所)。1956年省首届戏曲会演,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