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起源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拨弦鸣乐器,起源于骠国(今缅甸),因只有一条琴弦而得名。京语称旦匏,民间又称其为匏琴或独弦匏琴。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万尾、巫头等地。

  勤劳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从事渔业生产并耕种少量土地。特别是山心、万尾和巫头三岛所在的珍珠港,是珠蚌生长理想之乡,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长期以来,京族人民和我国各族人民交错居住,共同劳动和生活在一起,在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唱哈'是民间广泛流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种即兴编唱的唱哈歌,内容极为丰富。此外,还有山歌和结婚歌等。京族舞蹈有'跳采茶'和'拉网谣',《竹杠舞》也富有特色。京族的戏剧称为幕剧,汉族称它为京剧。京族人民常用的民间乐器,有独弦琴、三线琴、竹杠、竹梆、锣、钹和鼓等。每逢节日或劳动之余,京族人民总喜欢唱起歌、跳起舞、打起鼓、弹起琴,歌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关于竹制独弦琴的记载。《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张弦无轸,以弦系顶。'古代的独弦琴,是用一段毛竹筒(长三尺、直径四寸左右)的多半边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两端不断的竹皮为弦。经过不断的流传和改进,逐步增加了竹制弦弓和葫芦形共鸣器,后来才发展成为现代的独弦琴。

为您推荐

行书书写起源

一、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清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

粤北采茶戏起源及发展

明末清初,唱采茶就不仅盛行于粤北地区的韶州府、(南)雄州府以及连、阳地区,还随着粤北各地方采茶戏班的活动影响到湘南、桂南、川南等广大客家地区。粤北采茶戏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其在流传过程中,通过吸收传入地的..

临县道情戏起源及发展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临县道情是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

吉安采茶戏起源

壶关秧歌起源

剧种起源于生活 壶关秧歌源于生活,孕育在田间地头、院落、作坊,是劳动者心声的流露与感情的释放,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起初,秧歌盛行的地域是壶关邑南的赵屋和长治县的西火一带。这些地方煤、铁矿资源丰富,土法炼铁和铁业..

五弦琴起源

五弦琴 春秋时期,各国混战,天下大势,分合不定,先后有齐、晋、秦、楚、吴、越等各国纷纷争霸,各国豪俊,征战不休、劳民伤财,在成就了一个个霸主的同时酿成无数人间悲剧。千百年后,也许在无人知道在那个烽火不断的年月里曾经有..

四胡起源

四胡 胡兀尔由二弦变为四弦的'侯勒禾胡兀尔',大约最迟发生于明末或更早一些时候,清《律吕正义后编》称为'提琴'。《清会典》记载:1632年(天聪六年)5月'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获其乐,列为燕乐,是曰《蒙古乐曲》。其中《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