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又称一弦琴,是东亚一类单弦乐器的统称,见于中国、越南和日本。在中国,主要流行于广西京族中。京语称旦匏,民间又称其为匏琴或独弦匏琴。它原是用粗竹制作的管形乐器,用竹皮作弦,可敲击或弹拨。世博会时曾制作了一个长达5米的“独弦琴之王”。以劈成一半的竹筒或木质音箱为琴身,用金属弦一根,一端系于琴尾,一端扎在琴头的竹柄上,用竹片拨奏。《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清商伎》者,隋清乐也,有编钟、编磬、独弦琴。”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八:“﹝韩熙载﹞贫乏无以给……负独弦琴,随房歌鼓以丐食。”是中国京族的弹拨乐器。
中文名:独弦琴
又名:一弦琴
发明国家:缅甸
着名演奏家:雷滢
所属民族:京族
材质:木质、竹制
着名曲目:《相思曲》、《高山流水》、《万尾金波》、《碧海银沙》
流行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万尾、巫头等地。
为您推荐
《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碑相传。其篇幅浩繁,长达数万行。它以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庞大艺术载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
自清雍正年间以来,汉族陆续迁入湘西、鄂西,和土家族杂居,汉族带去的三棒鼓、渔鼓、花灯、汉戏、辰河戏、梆子戏等,已为土家族所喜闻乐见,并在民间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民族学院分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组成的土家..
土家族民间流传的乐器有咚咚、唢呐、竹号、牛角、木叶等。咚咚是土家族妇女、儿童喜爱的单簧吹管乐器,流行于龙山、保靖两县。竹制,约13厘米长,开3孔或4孔,直吹,音退役后。流传的曲调有'巴列咚'、'慢巴列咚'、'咚咚'、'那..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中国湘西、鄂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重庆酉阳,四川省的、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区的五峰、长阳等县。人口835万人(2013年统计)。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汉语汉字,仅有湘西的保..
薅草锣鼓
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在集体薅草、耘田或挖土时,由2人或4人在劳动队伍前鸣锣击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3种形式。乐段式歌腔:流行于湘西各县。由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曲调唱多段词,富于朗诵性:两段..
随着壮剧的不断发展,马骨胡也伴随其扎根于民间,以它独特的音乐随其应运而生,成为壮剧、壮八音音乐中最主要的演奏乐器之一,可以说,它与壮族音乐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马骨胡在壮族音乐的地位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马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