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713-741),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苹,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苹'条,《唐宋传奇梅妃传》)。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
莆仙戏滥觞于南宋,清朝莆田文人关陈谟在《闽中杂记》中记载:'兴化戏剧源于宋而盛于明。'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年)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况:'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可知,所演剧目多以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并包含某些宋、元南戏古老与罕见的剧目。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演员的冠饰也很有特色:'弁如帻,但当耳有两手拤耳。余少时于戏场见之,犹有吉祥之意。'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集戏子一班为生'(清•陈鸿《清初莆变小乘》)。而民间班、社大发展,据清陈鸿《莆靖小纪》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妆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赏新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莆田北关外头亭瑞云祖庙,嵌立一块'志德碑',上列戏班共32班,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加了12班,达到鼎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当时,湖南人陈盛韶任仙游县令,他在《问俗录》中记载:'俗喜歌舞,里巷婚丧,靡不演剧,而价亦廉。合邑60余班,闽人通称七子班。乐操土语,别郡人终日相对,不达一语'。据调查统计,从清中叶到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达到150多个。并从昆曲、弋阳腔及乱弹等声腔中吸收了大量传奇剧目,改调而歌,使莆仙戏传统剧目更为丰富。
民国时期,京戏、闽剧相继传入莆田,京剧的武打表演与侠义剧目,闽剧的机关布景和表演手法,都对莆仙戏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后台伴奏也从原先的锣、鼓、吹单纯的乐器,向民间吸收了'十音'、'八乐'中的部分乐器和外地剧种的乐器,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扬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戏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与抒情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获得新生。50年代初,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戏班艺人,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对莆仙戏进行恢复和改革工作,莆田县的'新共和'、'益华风'、'赛凤凰'、'新民风'、'赛天然'等40多班,仙游县的'新仙和'、'新泉春'、'新玉和'等10多班,先后恢复演出。他们分别移植、改编并上演一批来自老解放区的剧目,如《闯王进京》、《林冲》、《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九件衣》、《血泪仇》等,受到观众赞赏。1951年至1952年,由文化部门派出干部和由艺人民主选举产生剧团领导班子的新型剧团(如莆田县典型剧团和仙游县实验剧团等)先后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莆仙戏和其他剧种一样,获得新的繁荣与发展。1979年2月,仙游县鲤声剧团重新排演由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编剧的《春草闯堂》,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该剧先后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中国京剧院等还携带该剧到香港地区及国外演出,在东南亚颇有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