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音乐歌舞音乐

壮族歌舞,源远流长。秦汉时代的百越铜鼓的鼓身花纹,广西花山崖壁画中,都有翩翩起舞的歌手形象。歌舞所用的音乐,可以是打击乐,也可以是山歌或小调。其结构形式,可用一首民歌曲调反复演唱,也可用多首民歌组合,加上器乐引子和间奏。表演形式可分为:①东舞。如铜鼓舞、蜂鼓舞、扁担舞等。②歌舞。如壮采茶、三穿花、六穿花、捞虾舞等。③拟兽舞。如舞春牛、舞麒麟、舞狮马、鸿鹄舞、斗鸡舞、白鹤舞、干各舞等。其中,流传较广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是扁担舞、舞春牛、壮采茶。

扁担舞

音乐以节奏为主。表演者成双成对,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舞者手执扁担,环绕在谷榔(原为打谷槽,后改用木凳)周围,以扁担舂击谷榔,间以扁担互击,敲击出各种节奏组合,构成欢乐热烈的舞蹈气氛。

舞春牛

音乐以当地小调春牛调为主。舞者两人扮牛,1人扮耕者兼歌手,挥鞭赶牛,歌赞春牛出耕,祈祝金秋丰收。有的还间插女队,手执彩扇彩绸等,在鼓吹乐伴奏之下围牛起舞。

壮采茶

男女群舞。女队手执花灯和彩扇,男队手舞钱鞭。模拟种茶、铲茶、摘采、炒茶等动作,载歌载舞,并有一定的情节。音乐多为固定曲牌,声乐器乐并重。声乐段落具有小调特色,器乐段落带有鼓吹乐特色。有些地区则以丝竹乐伴奏,近似歌舞小戏。

上林民歌

因采用口传心授的流传方式,所以书面资料匮乏。上林壮族民歌有其独特的结构体系。曲目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原生性传统民歌类型,也有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汉族文化产生的衍变。其歌腔名称的确定,常常是依据歌中的特性衬词,比如'阿乌'、'阿依'、'一哎'、'阿喂';也有的直接以词体结构命名比如'四六联'、″勒脚歌″;也有的名称是以地名和词体结构结合称呼,如'巷贤诗调'。

为您推荐

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全新发展形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了那些还比较封闭的民族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而这些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也在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加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例如杨丽萍主创的《云..

我国民族歌舞艺术产业化发展

  (一)我国民族歌舞艺术关于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深化研究的结果,全面组成了以文化消费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点已经发展为游客们的全新消费理念,利用不同地域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特点,来满足消费者包括猎奇在..

云南花灯歌舞的特点和作用

  (一)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花灯歌舞的演出可以分成三种:“团场”、“坐场”和“打升官”。在这三个类型中“坐场”是所有剧目的总称,“坐场”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表演唱”、“花灯小戏”、“花灯歌..

推广花灯歌舞对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

对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见解

  嵩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始的地方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过于沉闷再加上花灯动作流动不大,从而让人产生视觉疲..

云南花灯歌舞的发展

  就花灯而言,它对云南民族舞蹈继承传播、推陈出新与发展创造有较大作用,是云南民族舞蹈文化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课题。   清乾隆年间,云南嵩明花灯歌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而..

马骨胡马骨胡在壮族音乐中的地位

随着壮剧的不断发展,马骨胡也伴随其扎根于民间,以它独特的音乐随其应运而生,成为壮剧、壮八音音乐中最主要的演奏乐器之一,可以说,它与壮族音乐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马骨胡在壮族音乐的地位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马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