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南曲表演
长阳南曲属曲牌联缀体,例如《春去夏来》曲体为〔南曲头〕、〔垛子〕、〔上下句〕、〔南曲尾〕四个曲牌联缀而成。《四时乐》则由〔南曲头〕、〔垛子〕、〔上下句〕、〔凤阳调〕、〔上下句〕、〔叠断桥〕、〔上下句〕、〔四平〕、〔上下句〕、〔雪花飘〕、〔上下句〕、〔南曲尾〕依次联缀而成。《渔樵耕读》则由〔南曲头〕、〔垛子〕、〔叠断桥〕、〔上下句〕、〔马蹄〕、〔上下句〕、〔四平〕、〔上下句〕、〔银扭丝〕、〔洋烟调〕、〔南曲尾〕依次联缀而成,不难看出是在〔南曲头〕、〔垛子〕、〔上下句〕、南曲尾中又缀入了其他曲牌,因此这四个曲牌被称为南曲的'四柱',是南曲的核心曲牌。而只有'四柱'曲牌的《春去夏来》便被当作学南曲的'三字经',即启蒙段子。
长阳南曲核心曲牌的核心又是'上下句'。'上下句'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如《春去夏来》中的'左边下起青丝网,右边又下钩鱼钩'。他也有长句式的,象《游江》中的'曹孟德性情骄傲八十三万人马来把江南下'十八字的上句同样能唱。'上下句'适宜表达各种情绪,既能表现'钩得鲜鱼沽美酒,一无烦恼二无忧'的闲情逸志,也可表现'子龙马上回枪剌,宝马乘势出战坑'的激烈战争场面,还能表达'魂飞波浪遭惨死,江岸林中草木凄'的悲愤心情,总而言之'喜、怒、哀、乐'无所不能,研究南曲艺人的演唱风格主要看'上下句'。'上下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是板眼不变,板起板落停腔落板,二是落音不变,上句落在'1'音即'工尺谱'的'上'字上,下句落'2'音即'尺'字上。'上下句'便是利用'2'音的不稳定性,可以反复,像《伯喈思乡》中连续22个'上下句',还让人觉得言未止、情未尽。
另外,长阳南曲还有'北调'、'四季相思'两个独体曲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