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清乾隆初年,屏南县谢厝村组织有平讲班。清中叶到光绪年间,是平讲班发展、兴盛时期。民国后期,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农村中的青年为了躲避抓丁派款,几乎都跑到闽北深山里去当'柴夫'。农村几乎破产,人民生活陷入极度的贫困中,没有能力办戏班,班社大减,全县只有郑佳山、龙源、四坪、洹溪、洋头、天涂等'凑班'戏,每年正月为神诞演戏庆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平讲戏才获得复苏。1953年至1956年,政府文化部门举办了三次农村文艺汇演,全县有20多个剧团参加演出。其中平讲戏就有郑佳山、下七房、龙源、西村、四坪、天涂、周厝、周佳山等村的业余剧团参加演出,并得到人民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但到五十年代后期,因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境内所有平讲戏和其他地方戏全部停止演出。
到1977年,党中央提出拨乱反正,重申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屏南的戏剧又似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全县又有四坪、恩洋、天涂、北圪、龙源、西村等平讲班活跃在境内。龙源村的平讲戏班曾到周宁、宁德的阰邻村庄演出,直到1983年才停演。四坪村的平讲班一直坚持到1985年才散班。
2000年以来,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领导下和省委宣传部、省艺术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开展了四平戏、平讲戏和杖头木偶戏等'三戏'的抢救挖掘工作,恢复了棠口乡'安溪平讲戏木偶戏团',编演了平讲木偶剧《江姑伏虎记》、《卖花记》、《赠珠球》等剧目参加县委宣传部在城中礼堂举办的'三戏'调演,受到福建省、市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平讲戏,形成于清代初年,系闽剧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长乐、福安、柘荣等广大城镇。该戏最初以'地下棚'形式演出,演员化妆成戏中的各种角色,敲锣打鼓,沿村演唱;也时常在晒谷坪或街头空地上拉草绳围成圈,演员在圈内演戏,观众站在圈外观看,故戏班被称为'牵草索班'或'地下棚班'。这种演出多系业余、季节性的,唱腔属'洋歌'调,道白用福州方言,故称'平讲戏',以别于用官音演唱的四平戏、徽调、乱弹、(京戏)等外地剧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