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剧艺术特征

南剧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戏有直接渊源关系,其南路声腔温柔婉转,北路声腔高亢舒展;上路系弹戏、川梆子,声腔由秦腔(梆子腔)演变而成。三大声腔同台演出,长期流传,与地方艺术、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据咸丰县南剧团统计,咸丰南剧的唱腔板式,南路有14个,北路有12个,上路有6个,南北杂有7个,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间奏)有20多个,另外还有诸如草鞋板等10多个小调。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净角、小生、生角、老旦、摇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边音。南剧表演着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表演总体是'大手大脚'。南剧在化装和人物造型方面,'首重扮装,所谓扮贫像贫,扮富像富',在化装、造型方面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南剧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弦乐是伴奏音乐之一,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唢呐和盖板子。南北路戏以京胡为主奏乐器,上路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冲子钹、马锣、钩锣、可子、边鼓、尺板。

为您推荐

茶亭十番音乐艺术特色

十番音乐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所使用的独具特色乐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

滨州剪纸艺术风格

滨州剪纸 滨州的剪纸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植根于民众之中,渗透到人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滨州剪纸的功能看,可分为日常剪纸,节日剪纸,人生礼仪剪纸等类别。 剪纸在礼俗仪式中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渲染..

滨州剪纸艺术特色

艺术内容 滨州民间剪纸内容丰富,主要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民俗活动、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在民间流传的戏剧故事、民间传说等。从众多的题材反映的内容来看,有反映孝道的'王小卧鱼';有反映尚文内容的'牛角挂书';有反..

滨州剪纸艺术成就

邕剧艺术特色

表演程式 邕剧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如:'甩发'、'宫仔'、'孖宫仔'、'马步'、'跳台'、'过山'等,并有诸多绝活特技,如'吐血'、'十八罗汉架'、'气功变脸'、'罗帽功'、'獠牙功'、'苒口功'、'打叉功'、'舌花功'、..

壶关秧歌艺术特色

壶关秧歌集歌舞、演唱、音乐等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秧歌唱腔充分利用了垫字、衬字和虚字。如:啊、呀、这、就、哪个、呀得儿、喽嗬、里嗬等,它们在唱腔中起着一定的辅助和衬托作用,形成了清、淡、雅、..

鲁南五大调艺术价值

郯马五大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300多年了,这期间她由一个为少数人专享的'贵族艺术'变为一个商贸古镇的大众艺术,为广大居民所喜闻乐见,几乎成了郯城镇、马头镇的'镇歌',给后人的很多启示,其研究价值很大。 1、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