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桥191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曹家庙火烧楼村一个佃户家庭。
陈鹤桥等与参加军区整编会议代表
青少年时代,他自觉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霍邱县农民协会,并担任青年分会负责人。
1931年参加了霍邱县四区农民武装暴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七乡团支部书记、四区区委宣传委员等职。
1932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第三团第二营书记、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文印科科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和着名的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东征、西征等重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陈鹤桥同志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校部秘书、政治部党务副科长,抗大总校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政治部党务科科长、组织科科长、上级干部科政治处主任,太行陆军中学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处处长,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两次参加太行区反'扫荡'斗争,为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和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贡献了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鲁西南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桥同志任西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政治干部管理部部长,并担任军区党委常委、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为军区政治建设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1954年5月,他担任陆军第十四军政治委员。1957年4月到1958年9月,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60年5月,他担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1965年8月,他担任军委通信兵部政治委员。文革期间,他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在遭受残酷政治迫害的情况下,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