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剪纸
滨州的剪纸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植根于民众之中,渗透到人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滨州剪纸的功能看,可分为日常剪纸,节日剪纸,人生礼仪剪纸等类别。
剪纸在礼俗仪式中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渲染气氛的重要工具。婚礼剪纸最流行双喜字龙凤窗花,还有剪月亮,给新娘的发饰上做头花、赞头,装饰嫁妆的有镜子花、铜盆花、面食花等.拜天地的烛台花,炕席上贴着双凤凰,莲花库角。平日里,寿诞添丁、婚嫁喜庆,有了剪纸,喜气洋洋.受理剪纸人们也非常重视.老人过丧礼剪纸最常见的是纸钱和孝棒纸装饰。最常见的是用金纸剪成大门。蝙蝠、龙蛇、金童玉女等图、案贴在死者的棺材上以祭奠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滨州剪纸新人辈出,冯秀源的《高唱丰收》,《晚归》等.被选为优秀作品出国展出:吴鸿禧的《渤海窗花剪贴选》一书和论文《美在人间永不休》、《剪纸与民歌》、《传统剪纸题材探源》,对剪纸艺术颇有研究;张宏庆挖掘整理的滨县民间剪纸。多次参加省和全国展出.滨州的剪纸具有山东剪纸的典型特点粗犷豪放,当然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也是一脉相承的。
滨州剪纸和其他山东地方的剪纸又些区别。滨州剪纸表现的更多的反映了农村百姓生活的素材,比如葫芦和鸟、鸡狗鹅鸭、花草鱼虫、猪羊骡马等很生活的剪纸。这些剪纸无不蕴涵着滨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洋溢着创作者自然、淳朴的真挚感情,滨州,顾名思义,即为靠近海(或水)边的区域,从称谓上就已经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事实上滨州之与水就贯穿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剪纸这种民间艺术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于古时黄河下游人民的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一些神话有关。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