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秧歌起源

剧种起源于生活

壶关秧歌源于生活,孕育在田间地头、院落、作坊,是劳动者心声的流露与感情的释放,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起初,秧歌盛行的地域是壶关邑南的赵屋和长治县的西火一带。这些地方煤、铁矿资源丰富,土法炼铁和铁业加工发达,主要生产钉鞋的钉子和牲口的蹄掌钉等日常用品。据考,壶关秧歌的曲调最早就是这些打铁人在炉坊里互唱互答、有滋有味的劳动号子,这应该是壶关秧歌产生并逐步成型的最初母质。是时,乡间的一些落榜秀才、文人雅士,冬季闲聊也常常三五聚伙到炉坊取暖聊天,听了铁匠们传唱的号子小调和简单情节之后,开始顺手编出了些唱段和小脚本,供打铁人再演唱。于是这最原始的壶关秧歌就渐见雏形了。

当初秧歌的演唱形式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往往根据场地、道具、人员的不同,采用清唱、对唱、轮唱、坐板凳唱和地圪圈唱,所以当时的壶关秧歌也叫'地圪圈'秧歌和'地朴楞'秧歌。由于只有简单的打击乐器,没有弦乐,故也称干板秧歌。开初他们除过年过节在本地演唱外,还走村串乡互相交流演唱。每到一地,领班人穿一长袍或长衫子,头戴成帽或裹一条白毛巾,左手举一上写'同乐会'的方形灯笼,右手拿着算卦先生用的摇环走在中间,生、末、旦、丑各行当随着转圈子,领头人边走边念顺口流'进来场里打圪叉,你们听我说说吧。同乐会来到帽东禾(村名),就在这里演出啦'。然后由各行当轮唱具体情节,一轮每人四句,最后一人、最后一轮的最后一句唱出剧目名称,算是报幕。到了同治年间,秧歌剧开始搬上舞台演唱。

剧目来自于故事

壶关秧歌的剧目大都是根据民间的真实故事和传说编写而成,有的甚至原模原样搬上舞台。如干板秧歌的代表作《凤英女骂街》,就是根据当地这样一个真实故事编写的:清朝后期荫城铁业兴隆,来往商贾众多。凤英女二八妙龄,相貌出众,一些不安分的豪商则想偷情,于是差人前去搭茬。凤英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正派守节,一口拒绝。富商恼羞成怒,雇上地痞无赖用红土水刷了她家门扇(当时被视为家风不正,丢人败兴),惹恼了凤英母女,于是就沿街大骂:'烧灰骨你贼心烂肚肠,半夜三更刷门欺老娘。叫你个短寿死在五黄六月天,狼扒狗扯挖你的黑心肝!'又如,有一个村民叫三丑,是个出了名的怕老婆。老婆经常打他、拧他的屁股,让他顶灯。后来有人据此编出了喜剧小戏《三顶灯》,剧中三丑唱道:'叫我顶灯就顶灯,顶灯也不是什么坏营生。只要不把屁股拧,那怕顶到天明太阳升。'还有《天齐庙》,说得是壶关县城北二十里天齐庙起会,张二喜去赶会后,闺女和隔壁青年强根相爱成婚的故事。剧中唱到:'我的名字张二喜,人送外号瞧戏迷。天齐庙上去赶会,住下要看连灯戏。闺女黑夜要害怕,我叫她紧靠墙根睡。'闺女与隔院小青年强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闺女误认为爹爹让她和强根一块作伴,故事由此展开。小戏利用'墙根'和'强根'之谐音增强了喜剧色彩。其余像《打酸枣》《偷瓜》等剧也都是根据农村发生的鲜活故事编成的。

壶关秧歌不仅赏心悦目的小型剧目多,且剧情丰富的大部头剧目也不少,如《双许亲》《烧刘三》《烧桃园》《松江口》(连五本)等。1965年已搜集到的传统剧目有近300本。经过加工整理,成为保留剧目的有《雇驴》《天齐庙》《苏姐姐梦梦》《打酸枣》《侍女登科》《连理狱》等20余个。自编自导的现代戏有《初次见面》《新老队长》《爱在深处》等。移植演出的现代戏有《朝阳沟》《红灯记》《李双双》《沙家浜》《江姐》等。

班社兴起于民间

壶关秧歌由'地圪圈''坐板凳'演唱发展到舞台演出,最后形成业余和专业的班社,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演进过程。开初男人们在地里隔犁沟对唱,妇女们在一块做针线活轮唱,老太太哄孩子也干唱,还有的人想唱又害羞,就背地里小哼哼,悄悄唱,这就是人常说的'秧歌好唱口难开'。在壶关的赵屋、牢村和长治县八义、楼底一带农民中最初形成的秧歌团伙,夏天搭伴到长子、屯留等地打工,白天锄地干活,晚上就给雇主和街上店铺'坐板凳'唱秧歌,主户赏给四个盘子一壶烧酒,再给十文八文铜钱。后来他们觉得这样合伙打混不济事,就组织演员搬到舞台上演唱,于是秧歌班社则应运而生。据八义镇窑沟村老艺人李冬狗说,咸丰年间,秧歌班社达到鼎盛时期,壶关、长治相邻地带,十有八九的村庄有秧歌班,老百姓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一些较大的村庄甚至有两三个秧歌班。班社名称大同小异,如'自乐会''自乐班''同乐班''三合社'等。这些班社每到一地演出都要在舞台前挂落头牌,在舞台后墙壁上留提笔,一是为了向观众公布剧目,起海报的作用;二是便于掌班人安排演出顺序,让演员也心中有数。上世纪80年代发现壶关集店、盘驼底、河口、长治县西火、东火等地的旧舞台上还留着提笔。除记载演出剧目外,有的还写上'××班社在此一乐也',有雅兴的还留诗一首。

为您推荐

内蒙大秧歌历史渊源

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以民间农歌、菱歌为基础,逐渐发展成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歌唱和部分器乐演奏趋于消失,仅保留下锣鼓节奏,故又称谓:'秧歌不是歌'。它主要泛指中国汉族地区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 秧歌..

内蒙大秧歌艺术特色

表现形式 秧歌戏的表演多在行进中或在广场,秧歌队行进在一个较宽敞的广场时,原地围起一个'场子',围好后,有的秧歌队会在场子中间由两三个演员表演一些具有简单情节、诙谐幽默的小段子,久之'秧歌戏'诞生了。 秧歌戏形式比..

内蒙大秧歌

内蒙大秧歌又名秧歌戏,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

沈阳大秧歌简介

沁源秧歌简介

沁源秧歌,是在抗日战争中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剧种。当地人称之为“沁源小调”。 1、历史沁源秧歌未形成剧种以前,作为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歌舞形式,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活跃于沁源县的..

朔县秧歌简介

朔县秧歌也叫“大秧歌”、“梆纽子”。流行于山西北部,约形成于清代。 1、介绍原为晋北的朔县秧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到内蒙演变而成。流行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凉城等地。伴奏乐器以硬弦胡胡、锡笛、二弦、三弦..

祁太秧歌主要剧目

传统曲目以及现在流传的曲目有《换碗》、《偷南瓜》、《卖高底》、《割田》、《唤小姨》、《送樱桃》、《卖元宵》、《看秧歌》、《切草帽》、《缝小衫》、《墙头记》、《上包头》、《算粮》、《送丑女》、《游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