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戏戏曲简介

梅林戏,由于产生在闽北泰宁县梅林乡而得名。当地百姓长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这说明了梅林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泰宁梅林戏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徽调传入泰宁县梅林村并发展演变而成的,故名梅林戏。因表演者多于农忙务农、农闲时演戏,故有人称其'四季班'。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了民歌小调,颇受观众欢迎,称之为'土戏'。'土戏'先后传播到将乐县的安仁和明溪的常坪等地。1992年,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在泉州市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方'天下第一团'调演,《贬官记》获优秀剧目奖、演出奖、演员奖。

为您推荐

翎子戏曲人物

'在京剧舞台上,翎子是怎么用法呢?一般地说,文职官员和一些庄严老成的或正统王朝的大将、元帅不用翎子。比如岳飞、秦琼是将帅,可他们头上不戴翎子。那么,哪一种角色戴翎子呢?大致归纳有这么几种人物: 第一种是英俊、雄武的..

滑稽戏戏曲音乐及特点

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 滑稽戏演员在'说'、'唱'和形体动作等方面都有许多明显特点:一、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但要会多种戏曲唱..

滑稽戏戏曲剧目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

闽西山歌戏戏曲介绍

南词戏戏曲介绍

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南词戏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

闽西汉剧戏曲简介

闽西汉剧和乱弹及湖北汉剧有着亲缘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出地方声腔剧种流变的基本轨迹。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闽西汉剧也遭遇了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

闽西采茶戏戏曲介绍

采茶戏,是流行于闽西龙岩、宁化、清流、长汀、连城和闽北光泽、政和、将乐一带的戏曲剧种。据老艺人传说,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清初,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