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词历史

1795年(乾隆六十年)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收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即是文南词主要声腔之一。1850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南词戏曲的最初雏型,文南词就是在这种曲艺和地方灯戏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记载,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1947年,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文南词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从地摊走上舞台,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1958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现代戏《喜事》、《印》在安庆戏曲会演中荣获音乐创作、表演、导演等奖励。1982年,现代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该剧种为'文南词'。

为您推荐

九江采茶戏历史

早在明代,瑞昌一带的灯彩十分盛行,每逢元宵春节至二月花朝都要结队玩灯贺彩,热闹非凡。明末赣东茶灯戏传到赣北,与瑞昌灯彩相结合,便形成了瑞昌特色的茶灯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

道得尔历史渊源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道得尔,是时任蒙古王赠送给第二世嘉木样活佛的礼物,当时将乐谱、乐器全部带回甘南拉卜楞寺,传承至今,历时近300年。 据《汉藏蒙关系史概要》记载:早在17世纪中叶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从西藏东返途中,随从僧..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历史溯源

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这里地貌奇特,山川原岭皆有,全家岭便坐落在横岭的浅岭区,属普化镇北部的一个村子。全家岭的村民有做佛事、善事的传统习俗。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种..

傣玎历史

茂腔历史发展

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州一带,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

茱莉亚学院历史发展

1905年以前,由于美国没有顶级的音乐学校,太多的学生远赴欧洲进修。于是茱莉亚学院的前身——音乐艺术学院于1905年被建成。在建成之时,学院位于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和12号街。在建校之初,学院曾招生500余人。此后1910年,学院..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历史溯源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玄妙观作为苏州道教宫观之首,也是苏州道教音乐研习、演奏的中心,观内道士尤以擅长道乐中的'文班'而着称。其艺术体系的形成一方面受惠于南唐(都金陵)、南宋(都临安)的宫廷艺术,使之渐渐赋有了宫廷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