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舞台唱腔表演如武宁采茶戏中的《失印配》等,其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按传统有九板十八腔之说,与黄梅戏有较多共同点。其中以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使用最多,故也叫'四大声腔'。剧目大部分与黄梅戏同。《失印配》是其典型,特点是下旋音多,善于表现诉说、悲哀、哭泣等感情。最主要的骨干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顶板起唱,锣鼓伴奏,整个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检板句(三、四句)、中韵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个乐句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无限反复,唱大段的叙事唱词,是主要的骨干唱腔。
2、武戏场面载歌载舞,活泼轻松。九江采茶戏的表演,简练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如《送月饼》中小旦的手帕功抛高旋转,前后耍花;《染围裙》中小丑的板凳功,轻捷灵巧,翻跃自如。老艺人杨开仟在《推车赶会》中扮演小旦张二女坐车,上岭、下坡、跃坑、过桥的表演身段,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极负盛名。老艺人杨能美在《红梅装疯》中扮演装疯的红梅,动作粗犷,感情细腻,深得观众的赞赏。
表演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模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3、现代采茶戏舞台美术以其前所未有的胆略,破除陈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始形成江西当代采茶戏特殊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在中国戏曲舞美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榨油坊风情》是其代表.其舞台的典型环境是一座老式榨油作坊,作坊后面一个巨型水轮木车缓慢地旋转:舞台被分隔成多个层次分明的表演区,支撑阁楼的楼柱和通向阁楼的楼梯是两个重要的表演交汇点,许多好戏都在这里进行,使整个舞台取得立体的、多层次的空间效果。这种全剧一景到底的舞台装置,即使话剧界,也只有在遵循'三整一律'原则的流派中被采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