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历史溯源

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这里地貌奇特,山川原岭皆有,全家岭便坐落在横岭的浅岭区,属普化镇北部的一个村子。全家岭的村民有做佛事、善事的传统习俗。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种古老的民同取水形式,是过去天旱时人们祈雨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民间叫'取水',也叫'祈雨'。在历代的取水活动中伴同取水活动的这种吹打乐就叫'水会音乐'。因为它便于长途行走,也叫'行乐',水会音乐细腻悦耳,人们也把它叫做'细乐',据音乐史记,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云:细乐……以箫管笙(qin)嵇琴方响之类合动'。在声势浩大的取水活动中,水会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象人们常说'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

据唐段安节所着的《乐府杂录》记载,唐贞元车间(公元785年--805年),关中-代遇到大旱灾,唐德宗下令让长安一代民众祈雨,当时东市和西市都组织了祈雨队伍,并进行了音乐比赛,德胜者还受刭皇上的奖赏',从那以后,祈雨比赛音乐便在关中一带形成一种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在民间。据蓝田田家村乐社老乐工讲:过去田家村乐社除每年天旱时去周至县太自山取水外,还常和西安的几个乐社斗乐比赛,看来这种风俗流传于沿终南山麓一带,长安、蓝田、周至等乐社都有类似的朝庙赛乐活动。

据蓝田《县志》记载,水陆庵建自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591年)。唐、明时期对此庙都进行过复修,而秋树庙水会乐社和全家岭乐社的社址距水陆庵只有三四里之遥,仅一河之隔,据调查,过去这两个乐社在除了取水外,还常在三官庙、水陆庵朝庙奏乐念经,其经韵和水陆庵和尚农升念的经韵相同。

据蓝田《县志》记载《祷水旱》已是古时而传,可惜没有记载的年代。

根据上述资料推测,蓝田会音乐产生于水陆大会活动。很可能是隋唐时就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俗乐。它吸收融合有宗教音乐和其它音乐因素,属于庙会音乐的一种,是典型的取水音乐。

为您推荐

微电影本质溯源的遵守

  人固有本性,更何况是作为物质现实再现的微电影。德国着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物质现实的还原”[1]这个命题中阐述了电影的本性。这是在电影的摄制中给出的观点,是从一个电影创作的角度提出的本性命题..

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梁思成 林徽因》是一部优美动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主创们用了将近三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拜会“梁、林”的亲属和好友,走访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努力去感受两位学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片中两位主..

拼布艺术历史的发展

  拼布艺术长久发展以来与市场营销等行为方式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在日本的推展成功,也传播到了南亚和韩国等周边亚洲国家。现在,拼布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在台湾,然后逐渐被中国内陆地区接受和发展。现在在中国广州大学..

山西开花调的历史背景

擅长历史人物故事画

  阎立本善于选取典型情节以表现整个故事梗概。如《魏征进谏图》,描绘了唐太宗时的名臣魏徵敢于直谏,表现唐太宗善于听取臣下意见的故事。此外,他的另一名作《萧翼赚兰亭图》,就是根据唐代的何延之《兰亭记》中故事内容..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的。中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不少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我国木雕作品日臻完美,特别是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也拓展到了生活风俗、神话故事..

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用途

  1.传统剪纸艺术的由来   中国的剪纸艺术,传说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为了纪念去世的宠妃李氏,请民间的术士使用麻纸(因为当时人们只会用麻纤维造纸)剪了一张李妃的影像,用于追思,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剪纸的由来。东汉元兴元..